第8版:区域新闻·大同

浑源县一次性清理出34通古碑刻

  近日,由浑源县文物部门组织,对唐家庄村北一条30米左右的水渠涵洞进行了清理,一次性清理出清代乾隆九年(1744)至民国二年(1913)间跨度170余年古碑刻34通,为研究该县清代中晚期及民国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
  这批碑刻涵盖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民国,以清光绪年间为最多,包括墓志、铭文、后土碑等。其中道光十三年(1833)碑刻为时任河南布政使的一代治水名臣栗毓美为其五世祖栗有库所立,该碑高1.25米,宽0.6米,厚0.25米,青石质,为非常珍贵的栗家世系碑刻。据有关学者介绍,发现的包括赵家、刘家、贾家等有关碑刻,对研究该县名村名姓、乡贤文化和地方人文历史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据悉,此次发掘清理历时4天,至6月初全面完成,发现的有关碑刻已由文物部门集中收藏管理,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张富 晋宏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6-16期

  • 第2018-06-15期

  • 第2018-06-14期

  • 第2018-06-13期

  • 第2018-06-12期

  • 第2018-06-11期

  • 第2018-06-10期

  • 第2018-06-09期

  • 第2018-06-08期

  • 第2018-06-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