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结对子”:激发内生动力的扶贫孵化器

  “2017年实施退耕还林81万亩,11万贫困群众直接获得转移性收入;造林绿化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等有机结合,打造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6400多名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这是吕梁生态扶贫实践通过“结对子”平台晒出的脱贫致富幸福样本。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一周年之际,吕梁市开展了“聚焦脱贫攻坚寻找吕梁精神——集中展示精准脱贫‘结对子·种幸福’样本”活动,以“结对子”为平台,选树了一批为精准脱贫量身定制、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结对子·种幸福”的“吕梁样本”,以此来焐热贫困户的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共同投入扶贫攻坚的战斗中。
  而如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就是要让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结成“对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明智举措,大力推广才会迸发活力。在新时代下,将“结对子”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赋予新的形式,运用到全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中,可谓恰到好处。
  吕梁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又有政府牵手贫困户共奔小康路的生动实践,无疑成为“结对子”互联网平台创建地的最佳选择。
  土生土长在吕梁临县,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90后女大学生李燕,她精准地把握了这个机遇,携手返乡大学生,创建了以“精准结对”为理念,专注服务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脱贫的社会公益平台——结对子。平台打破传统仅结对帮扶思维的局限,将范围向教育培训、推选特产、家政、旅游、相亲、电商、生态等领域拓展,线上线下联合推动,政府、市场、社会扶贫联动,潜移默化增强贫困户内生力,使他们成长为新农民,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吕梁山护工’,勤劳朴实、技艺专业、诚信可靠,我们也有决心、有信心将‘吕梁山护工’品牌进一步打响打亮。”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在“结对子”平台,主动搭桥牵线,成功为200名护工找到“婆家”,与6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训护工共25325人,实现就业12520人,人均月收入超过4000元,就业地辐射到北京、上海、天津、陕西等10多个省市和地区。
  “吕梁山护工”品牌的叫响,成功佐证了“结对子”平台在实现扶贫资源精准共享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线上线下同步开发,第一家线下“结对子”贫困户特产推选店,李燕及其团队将以众筹形式在吕梁率先落户,帮助贫困户为手中积存下的卖不出去的土特产,锁定消费者,形成销售与消费结对。
  公益性是“结对子”平台创建的初衷,为保护其形象,平台已将相关商标、域名、专利注册。下一步由吕梁向全国14个特困连片区进行推广,同时欲携手有想法的贫困户,加入到“结对子”平台的大军中来,共同向着脱贫致富的目标迈进。
  结对你我,成就梦想。“结对子”平台的产生,是新时代继续发扬“结对子”发展经济和弘扬“吕梁精神”的一个典范。它直达精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扶贫孵化器。相信,随着平台的做大做强,一定会成为从贫苦山区走出来的一只扶贫“独角兽”,助力全国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 李全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6-21期

  • 第2018-06-20期

  • 第2018-06-16期

  • 第2018-06-15期

  • 第2018-06-14期

  • 第2018-06-13期

  • 第2018-06-12期

  • 第2018-06-11期

  • 第2018-06-10期

  • 第2018-06-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