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银监局召开山西银行业金融扶贫现场推进会 ——
全省攻坚深度贫困现场推进会召开以来,如何聚焦深度贫困,决战脱贫攻坚是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并贯彻落实下去,是贯彻全省攻坚深度贫困现场推进会最有意义的做法。
6月28日,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深入落实全省攻坚深度贫困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和中国银保监会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山西银监局在繁峙县召开了山西银行业金融扶贫现场推进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形成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扶贫金融服务格局,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扶贫开发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扶贫开发贷款余额1503.15亿元,比年初增加44.23亿元,增长3.03%。扶贫小额信贷投放规模不断增加,截至5月末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余额83.14亿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8.02万户。为2.9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45亿元。深度贫困地区信贷支持持续加大,10个深度贫困县扶贫小额信贷余额12.92亿元。1-5月,山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深度贫困县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5623户、2.64亿元。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实现58个贫困县的660个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14335个行政村中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6.48%。
山西银监局局长张安顺表示,针对不足,今年,全省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水平。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银保监会脱贫攻坚部署,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健全完善金融扶贫“四单”管理机制和强化金融扶贫沟通协作机制的同时,重点落实好扶贫小额信贷包干责任制。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和产品,完善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结合一县一策,量身定制金融支持规划。优先在机构空白的深度贫困县新设网点,积极推动已有网点金融服务升级。鼓励和优先支持在深度贫困地区设立“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助农取款服务在深度贫困地区行政村全覆盖;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力争每年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
我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把手”将深入深度贫困地区督导金融扶贫工作,班子成员包片到人,在“到村到户”上再精准。深度贫困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倒排工期,落实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全年扶贫小额信贷目标任务。
本报记者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