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零距离体验“电文化”—— 跟随小记者“探秘”国家电网

  电力,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电是如何产生的?”“电是怎样输送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用电要注意哪些事项?”7月6日,50名山西广播电视台小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国网太原供电公司,零距离体验“电文化”,了解节能、缴费及智能电表知识,学到了如何安全用电等常识。
  据介绍,本次活动分三天进行,共计有150名小记者走进国家电网研学。
  当天上午9点,小记者们列队整齐,开启了“电力之旅”的第一站——国网太原供电公司亲贤营业厅。
  在工作人员刘颖琪的讲解下,小记者们知道了电费缴费的八种方式:供电营业厅或POS机刷卡缴费、银行代扣划拨或柜台代收电费、邮政便民点代收电费、手机支付宝缴费、营业厅自助缴费终端缴费、微信缴费。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器,如何做到节能环保呢?”刘颖琪的话还未落音,小记者们便举起小手踊跃地回答。
  了解完缴费与节能知识,小记者们还参观了电网宣传互动体验区,通过视频、体验的方式了解了电力科普知识、智能用电与安全用电知识、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动感单车发电体验)、智能家居操作、全球能源互联网等。
  走出营业厅,小记者们来到了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全国劳模范春燕工作室,了解了国家电网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热忱付出。当看到全国劳动模范的照片和事迹后,小记者们纷纷感叹:“满满的正能量!叔叔阿姨们好棒!”
  那么,电是如何产生的?电是如何送到每家每户?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险。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安全用电呢?太原供电公司康青为小记者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用电知识课堂。
  “电使用不当有什么危害?”“安全标志有哪些?”“如何安全用电?”康青用浅显易懂的“安全用电三字经”向小记者们讲解了电力的生产传输和安全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并与小记者们频繁互动。小记者们非常踊跃,电力课堂气氛浓厚,回答对问题的小记者都获得了精美的小礼品。
  这次的研学活动,小记者们受益颇多,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记忆更深刻。大家通过实践学到许多家庭安全用电知识,触摸和操作了智能家居,还了解到电网公司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小记者张祎表示,要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同学、家长,广泛传播安全用电知识,发动大家都来争做节约用电的“排头兵”、安全用电的“宣传员”。

本报记者王蕾 通讯员常宇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17期

  • 第2018-07-16期

  • 第2018-07-15期

  • 第2018-07-14期

  • 第2018-07-13期

  • 第2018-07-12期

  • 第2018-07-11期

  • 第2018-07-10期

  • 第2018-07-09期

  • 第2018-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