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太新,当这个“光荣榜”上的“常客”再次出现在被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名单上时,熟悉他的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的员工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担任项目财务主管以来,他心系企业、忠诚履职,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功背后是努力
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当这些职称都集于他的一身时,人们都说付太新是一个成功者。但成功的背后是他的责任担当和艰辛付出。
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的付太新,参加工作后,干过线路工、测量工,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1991年改行跻身财务行列,成为项目财务部的出纳员。隔行如隔山。为了兑现自己做一名忠于企业的财务工作者的承诺,从此他开启了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之旅。
春天,乍暖还寒的深夜,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他一人躲在装满杂物的小库房里抱着书本“啃”。
夏天,凉爽舒适的雨天,别人都在抓住这难得的“良机”睡懒觉缓解疲劳,他却早早起床,跑到僻静处大声背书。
秋天,朗朗晴空的节日,有的人能回家就回家走一趟,有的人想散散心就去附近景点看看,他几乎次次选择留守看家——清清静静正是读书的好时光。
冬天,滴水成冰的季节,多少次下了汽车挤火车,去北京高校聆听教授、学者讲授专业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不仅拿到了原铁道部北京基建管理干部学院财务管理系的大专文凭,而且在工作中能独当一面、晋级为项目财务主管。
职务变了、责任大了,他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他接连考取了国家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职称。为了与时俱进胜任工作,他的办公桌上又多了建筑工程法规、建设工程管理、市政公用工程、劳务合同管理、人力管理等方面的书籍,他成为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财务系统公认的“学者型人才”。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一份信任、十分责任,十分责任、百倍努力。”这份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的座右铭,陪伴着付太新扎扎实实走过20多年“工作中学习、学习中提升”的项目财务主管生涯。
三凯高速公路施工中,财务主管的付太新接手账务时项目部账面亏损几百万元。用两个月时间弄清护坡喷锚、隧道衬砌是可挖掘的创利点后,他亲自参与了主要物资的招标和运输费用的重新谈判,仅沙石料一项每方就降低成本15.9元,为项目最终扭亏为盈发挥了积极作用。
炎汝高速公路施工中,付太新一有时间就往两座隧道的施工现场跑,开始人们只当是喜爱运动的他在登山健身,但在年底结算时,他却拿出了平时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理有据地防止了一起劳务合作队从项目部套取资金的事件发生,维护了企业的利益。
哈尔滨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大量渗水曾使施工一度受阻并蒙受了经济损失。对保险理赔有一定研究的付太新在征得项目经理同意后,利用业主支付购买的建筑工程一切险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后经南京平量衡公估公司、上海中怡保险经纪公司认可,获得经济赔偿200余万元,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损失,缓解了当时项目部资金紧张的状况。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二十多年来,付太新用自己过硬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杂学”知识,补短板、堵漏洞、降成本、开财源,在为企业增收节支的同时,也收获了人们对他的认可和尊重,他被大家称为工作中的“难不倒”和“活字典”,多次通过“导师带徒”和经验交流会为年轻财务人员传经送宝。
保险柜旁“黑脸人”
了解付太新的人都知道他工作时有一个习惯,就是一直喜欢开着办公室的门,这一来是方便大家找他办事,二来是告诉一些人别打歪主意。
担任项目财务主管以来,每去一个新的项目,在严格执行国家和企业的各项法规制度前提下,他都要从财务管理的细节入手,狠抓实抓项目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诸如制订《项目财务管理办法》《项目岗薪实施办法》《项目费用报销规定》《项目现场经费测算及指标分解办法》《项目外聘人员管理办法》《劳务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使资金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行过程中他更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有个劳务队因报价偏高在一次工程结算时被他挡回去重新核报。见办公室无机可乘,劳务队头头儿就尾随他晚上散步并递给他一个大红包,被他拒绝。劳务队头头儿不死心又让朋友来说情,照样被他劝退,直至核准工程量他才予以结算。
不少工地离旅游景点较近,项目上一些人、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外出办事回来总想夹带进一些亲朋好友来玩时发生的车票、住宿票,但每次报账他都逐一审核票据,不合规合法的一律不予报销。
有人说他实心眼,有人骂他老顽固,但付太新始终坚持初心、忠诚履职。中铁十二局集团二公司全体职工对他是买账的,从事财务工作20多年来,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本报记者樊晋铁 通讯员周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