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一切为了群众——平陆医疗集团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侧记

  2017年10月25日,平陆县的人民医院、4个中心卫生院、6个乡镇卫生院、3个卫生院分院、228个村卫生室和县医院内设的2个委员会、12个管理中心、9个业务中心组成了平陆县医疗集团,在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大刀阔斧”的一步。目前,该集团共有在岗职工827人,是全县最大的医疗机构。
  集团组建后,他们充分发挥“机构覆盖面广、医资人员较多”的优势,瞄准群众“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的目标,从“水平提升、资源共享、服务科学、群众方便”入手,让患者“享受一流的医疗服务,减少一定的医疗开销,实现最佳的医疗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治愈率,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

同步教育大提质


  近年的医疗系统,尤其是乡村以下的医疗机构中,“独家院”“夫妻院”“独角店”“承包店”相应较多,以致造成医院、卫生院、卫生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加,减少对医护人员教育培训的投入,忽视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提升教育。不少医疗机构也只能是“卖些常规药,看些一般病”的“小儿科”。
  对此,该集团紧紧围绕“抓人才、重医术、小医院、大服务”的“人才战略”思路,他们在集团上下,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派出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专家巡回讲座96人次,聘请国内外医疗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9人次,组织听课和现场学习2394人次。通过培训,使“小医院”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从而涌现出了杨王宽、梁卫中、贺红斌、周红霞、窦学军等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能手,开展了骨关节病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关节病胫骨高位截骨术、青壮年股骨头坏死外科脱位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等12项新技术的应用,填补了该集团多项医疗空白,在全市县级医院机构中也遥遥领先,为许多患者解除了只有在大医院才能解除的病痛折磨,把许多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也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
  同时,医疗集团还组织专家下乡18批次,专家巡诊108人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培训10次,接收、组织基层医护人员培训600余人次,使乡镇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资源共享大协作


  信息化和数据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趋势,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一体化。为此,集团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信息网络,完成了11家卫生院HIS系统12个模块安装、培训,运行正常投入使用,实现了“三保”合一,网络结算和集团内部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县医院建立了远程心电网络中心,与13个乡镇卫生院实现了远程心电系统软件和12导联常规心电采集系统互联。只要有一台运行的平板电脑和心电仪上应有的肢导、胸导连接线,在有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通过手机联网,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心电图室即心电网络中心都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进入平台,现场指导、现场诊断、现场处方,第一时间开展对心脏病人诊断处置,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检查不及时、诊治跟不上、病情被贻误、健康难保障的实际问题。
  此外,该集团还加大投入力度,今年以来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病床111张,承担乡、村两级卫生垃圾处理、信息化建设,为228个村卫生室购置发放康祝真空拔罐器等费用共计100余万元。同时,集团还为13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冷链箱,用于健康体检标本和常规检验标本运送,方便患者,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

技术下沉大服务


  平陆医疗集团为助力今年全县脱贫摘帽,在集团开展的“健康扶贫乡村行”活动,就是通过“进百村、访千户、惠万民”,推进县级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不断缩小县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形成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分工协作的医疗协同运行模式,实现“单纯医疗向预防加医疗转变;单科诊疗技术向全科诊疗服务转变,单一的诊疗中心向全周期健康服务转变”,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专家团队与村级卫生室相结合;常用诊疗技术和远程网络诊疗相结合”,达到“与村级卫生室人员搞好对接,真正筑牢公卫服务网底;与家庭医生签约户搞好对接,宣传好健康扶贫政策和理念;与相关专业机构搞好对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对患有大病、慢病、重病的贫困人口进行心理疏导、分类救治,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全力做实做好健康扶贫服务。
  从3月份开始,该集团每星期六都组织专家下乡开展义诊,已经组织了27批,为9个乡镇2358人进行了义诊服务,让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获取详细、权威的医学保健知识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无病防病、有病及时治疗。
  今年该集团组织开展“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的“四进”活动12次,活动中专家巡回讲座96人次96课时,听讲的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和群众达1286人次。
  他们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进行了“双签约”服务,专业医生64人为2513户实现了签约。同时,对他们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一系列健康扶贫服务。
  他们践行“送健康理念、送健康知识、送健康服务”的宗旨,开展了“母亲健康快车”活动,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孕妇住院分娩,为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儿死亡率发挥了有效作用。

本报记者 樊晋铁 通讯员 翟战功 侯三九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30期

  • 第2018-07-29期

  • 第2018-07-28期

  • 第2018-07-27期

  • 第2018-07-26期

  • 第2018-07-25期

  • 第2018-07-24期

  • 第2018-07-23期

  • 第2018-07-22期

  • 第2018-07-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