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实现工业经济运行“稳”字当头的新动能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7月10日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排名第17位,跻身全球最具创新经济体前20名。“这是我国首次进入前20名榜单,这说明国内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7月26日,省统计局工交处专家文明佳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文明佳认为,近年来我省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
除了创新以外,消费升级也是工业经济保持一定增速的重要动力之一,现如今,全省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传统的衣、食、住、行消费走向多元化,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坚定不移去产能,大力破除无效供给,规范强化行业管理,让合规产能有序释放,有力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文明佳举例,就在此前的2015年,太钢不锈还处于亏损阶段,但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快速推进,今年的太钢不锈却悄然成为山西省属国企的利润“担当”。
此外,工业经济中的材料与化学工业方面,钢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有色金属工业增长2.5%,建材工业增长6%,化学工业增长17.3%。
制造业投资也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上半年我省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3%,占比16.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占比29.5%,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业对转型升级的意愿在上升,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在增强。”文明佳说。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制造业与新技术新业态的结合已取得一定的显著成果。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上半年我省生产新能源汽车13230辆,与上年同期的775辆相比,产量增长高达16.1倍。“目前,国内和省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利好消息不断,这无疑为该领域发展的后劲提供了有力支撑。”文明佳认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作用下,制造业和工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有望继续保持。
“今年财政政策的方向为‘减税降费’,全年预计减税8000亿元,降费3000亿元,针对制造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继续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重点降低制造业行业的税率;对企业新购入的500万元以下的设备和器具当年一次性在税前扣除等。以上减税幅度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从而提高制造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文明佳表示。
文明佳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还将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些举措都将极大地促进我省工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