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人文视野

国家级“非遗”河津吕氏琉璃走出国门

  7月27日,两车60吨价值1000余万元的河津吕氏琉璃从当地装车前往秦皇岛港口装船,驶向日本。这是由河津市吕氏第九代传人吕彦堂创办的吕氏祖传琉璃工艺厂生产的产品,也是该厂首次签下价值600万美元的订单,首次走出国门。
  据介绍,琉璃是中国古代建筑物上极为醒目又极富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部件。山西是琉璃的发源地,河津是琉璃的故乡。据《河津市志》记载,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唐宋金各代瓷窑遗址的分布图中,均有河津。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吕氏琉璃制品脱颖而出,明清两代修建北京及沈阳故宫时,河津均有琉璃匠参加。2008年6月,吕氏祖传琉璃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河津市吕氏祖传琉璃工艺厂负责人吕彦堂高兴地说,得益于国家出台新一轮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企业在第一时间申请转为小规模纳税人,1年可节省10万元至15万元,此次订单可节约人工成本50万元左右。下一步企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扩大规模生产,让河津琉璃走向世界。 (苏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7-31期

  • 第2018-07-30期

  • 第2018-07-29期

  • 第2018-07-28期

  • 第2018-07-27期

  • 第2018-07-26期

  • 第2018-07-25期

  • 第2018-07-24期

  • 第2018-07-23期

  • 第2018-07-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