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均快速增长,分别增长20.1%、15.4%、18.6%;汽车产量增长1.8倍;光伏电池增长64.4%……上半年山西经济成绩单“新”意更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加速崛起,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日益凸显。省统计局综合处专家董晓玲指出,新动能正在重塑山西经济的增长格局,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新在何处?
新主体更加活跃。董晓玲表示,今年1-6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11364户,同比增长9.13%。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187569户,同比增长11.58%。随着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释放了发展动力,改善了市场预期。
新产业迅速崛起。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相关产业和产品增长比较快,其中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20.1%和18.6%,均快于整体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
新产业税收成倍增长。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948.8亿元,增长27.6%;其中,非煤产业税收完成521.8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为55%,同比增长27.4%,成为今年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税收快速增长。制造业税收增长44.2%;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税收增长4.2倍。
新产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6.6%,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增长88%。
新技术层出不穷。由太重集团生产的挖掘设备、高铁轮轴、起重设备、港口机械等装备,正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太钢集团研发笔尖钢获得成功,打破进口依赖,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我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导我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并由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转变。
董晓玲认为,新动能由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增长来源组成,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只有加快培育新动能、继而实现对旧动能的替代,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作出更大贡献,并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实现转型升级。“上半年经济数据带来的好消息是: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我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志。”董晓玲说。
专家的观点在消费和投资两方面也有体现。
从消费看,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消费提质扩容积极推进,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农村消费增速继续快于城市,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幸福产业领域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从投资看,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3%,占比16.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占比29.5%,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企业质量效益不断改善,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2.4亿元,同比增长58.5%。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就需要解决好靠什么实现增长、实现怎样的增长等问题。可以说,经济增长新动能恰恰是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方式。”董晓玲说,当前,无论从微观看还是从宏观看,山西经济的新动能都在慢慢长大,有助于我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