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永和,枣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红枣,乾坤湾风景正好,黄河流经这里,一改奔腾前行、穿峡裂岸的雄壮,展现出母亲河的宁静从容、大气和谐,形成山水相抱、阴阳相合的和谐景象。
曾经的永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它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山西省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立地条件最差,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小。
今年七月,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却发现这个曾经拥有78个贫困村的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永和,涛声澎湃,枣林遍野,黄河滩边景色愈美。
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永和群众自强不息、坚毅顽强的意志与精神;靠的是各级扶贫干部、各行业各领域的扶贫力量的无私奉献精神。
脱贫攻坚,党员先行。在永和阁底乡,我们见到了第一女书记张琼,这位80后年轻党员,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里,她带着村民养牛,鼓励开办农家乐探索旅游脱贫模式,为本地花馍创立品牌。在困难面前,她俯下身子,挑起担子,脚踏实地,带领贫困村走上富裕路。
发展产业才能结出致富果。在南庄乡,村民辛清平的红枣加工厂正红火地运转着。这里的红枣通过淘宝、天猫、拼多多等电商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大部分省市,成为全县带领农户脱贫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红枣加工企业。
从曾经的贫困落后到今天的涅槃重生,我们深切明白一个贫困县脱贫的艰难,同时又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人扎根基层引领村民致富的担当与作为。
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这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这是跨越历史的伟大壮举。自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以来,永和县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各方力量,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全县上下团结一心,致力于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谱写出壮丽的诗篇。
壮志凌云,万里豪情同日月,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节点,我们坚信,永和人民定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凝心聚力,点燃斗志,齐心协力奔向小康!
靳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