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河的目标很远大,一定向往着诗意和远方。流过戈壁滩,权当砥砺前行的浪漫。
站在高岗上,渴望一条蜿蜒曲折的大河出现在眼前,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由东向西或由西向东。远眺时,纵然不会看到大河的流动,那像油画中渲染的色彩,也会泛着银锭般的白光,透出宝石般的蓝色。这看似随意的浓墨重彩里,大河在奔流、咆哮、汹涌。
没有刻意地寻找河流,一条条大河却次第出现在了眼前。河流带走两岸,也带走我的万千思绪。
一进富蕴县,就看见额尔齐斯河从黝黑的山体中汹涌流出。早上从乌鲁木齐出发,一直往北,多半天的时间都是在戈壁滩上窜行,人和车子几乎绝望的时候,额尔齐斯河的清流倏然涌入眼帘,显得那么突兀和猝不及防,顿时有一种眩晕的感觉,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再三确认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不已,绝不亚于额尔齐斯河的翻滚。
我驻足额尔齐斯河岸边良久,也不完全是凝视,还谛听,还念想,还发呆。想眼前的,想遥远的。遥远包含了时间、空间,还有地理。只有走过荒漠和干旱的切身经历,才有这种体会。是的,我从严重缺水的故土,来到同病相怜的他乡,面对奔腾不息的河流,怎能心静如水、视若无睹呢?
一泓碧水、一湾清泉,都是值得珍爱的。故乡沟壑纵横的山体纹理,就像一张张沧桑的脸,渴望哪怕一条小河从村边缓缓流过,山间小溪飞溅出雪白的浪花也是好的。这些意象只出现在年少时的作文中,无法在现实生活里兑现。每年酷暑来临,偶尔大雨滂沱,田野的积水形成泥潭,成了孩童戏水的乐园。出事往往难免,快乐瞬间酿成了悲剧。这些都是从小亲历过的,悲情的种子留在了心里至今仍有余悸。事情往往如此,越是怀有恐惧,越是充满渴望。面对故土一条条河流枯竭的惨状,在他乡看到一条丰沛的河流,激情洇染一册山河是必然的。
同行者见我如此迷恋河流,认定是被戈壁滩炙烤的缘故。不断向我透露信息:后面的行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河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积蓄能量慢慢欣赏吧,那时你会重新审视眼下的这一段波涛。
事实证明,后来的行程中的确有很多河流。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大峡谷展示的欢快和跳跃;喀纳斯湖绿松石般的颜色和河面升腾的云霞;布尔津河在禾木流过时的那份闲适和从容;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映在晚霞中的九曲十八弯的婉约和缠绵……这些河流尽显千姿百态的美,一次次地坐实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精准定位。然而,在富蕴县第一次进入视野的那段波涛一直萦绕心怀,挥之不去。
额尔齐斯河的美不是留恋山间,而是不屈不挠、义无反顾地流过戈壁滩。蓝色的水域,像梦幻一样镶进了大地,镶进了荒漠。我甚至能隐隐感觉到河流被稀释、被吞并的疼痛。额尔齐斯河依然不露声色地流淌着。茫茫戈壁滩,连动物、植物、人类都惧怕的地方,唯独河流不怕。我只能揣想,额尔齐斯河的目标很远大,一定向往着诗意和远方。流过戈壁滩,权当砥砺前行的浪漫。
流经布尔津时,布尔津河由北南下汇入了额尔齐斯河,壮大了河流继续前行的力量。向西、向西,进入了哈萨克斯坦境内,成为一条国际河流。我狂想追随其一路前行,理智告诉我,不能跟一条有理想、有抱负的河流相比。只好远远地看着它流走。
在新疆北部一带游走,并不是为了寻找河流,额尔齐斯河总时不时地出现在视野当中。河流在这片地理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喀纳斯很美,没有那一湾绿松石般的水会美吗?禾木很美,图佤族人居住的木屋星星点点散布在河谷一带,如果没有布尔津河的日夜伴随鸣唱,还美吗?巴音布鲁克草原很美,平坦、辽阔、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如果没有像九曲十八弯那样的河流匍匐迂回、相亲相拥,还会美吗?这片土地上有很多湖泊,比如赛里木湖,有人把它比作情人的最后一滴眼泪,意象非常美,却含了悲苦的意味。跟额尔齐斯河相比,境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湖水贪图的是温柔、宁静和安逸,河流的志向是遥远的地方。
河流孕育了土地,还是土地滋养了河流?这是一个伪命题。只有二者完美地融为一体,才能共同哺育一方水土和一方的人文、自然。
站在高岗上,眺望远方的苍茫,一条波浪宽阔的大河若隐若现。不管其流向哪里,都是在传递着生命律动和生生不息的精神。
如果把万千事物归结于人的修为时,总喜欢使用“胸有丘壑”“宰相肚里能撑船”诸多词语。以山河喻人类,人类肯定渺小,以人心比山河,多少山河都能揽入怀中。不过,能够藏一条大河在心中,也是至高的境界了。我执意要把额尔齐斯河带走,慢慢描摹,细细揣摩,融入骨骼,也算这次新疆之行的一个注解。
高海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