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美起来的三台子村找到致富“金点子”

  长城美吗?那还用说!不过,离明长城遗址只有十几里远的三台子村,几年前却羞于和长城做邻居。
  这个位于左云县三屯乡的几百户人家的小山村,过去很土:泥巴路很窄,开不进车;废弃残垣断壁林立,随时会塌;杂草垃圾遍地,又乱又脏。自身邋遢不说,还拖了别家后腿,自小村里长大的67岁李茂英苦笑:“周边八台子村的古教堂都能搞搞旅游,这里都不敢让人知道以前有烽火台。”
  今年,左云县启动乡村环境提升工程,三台子村被乡里确立为工程建设的四个示范村之一。发展的机遇来了,道路建设、拆除断壁、垃圾清理……村子治理规划被一项项列出清单,一项项狠抓推进。“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村党支部书记李兵兵带着村班子说干就干。
  但村民们不买账,环境整治,需要拆掉不少人过去的断墙土房,拆掉宅基地以后怎么弄,没有人愿意自拆院墙。
  乡村两级干部白天开动员会,晚上挨家挨户做工作,讲道理,说政策。“我们给村民承诺,凡是拆除残垣断壁、土房烂房的,在宅基地上免费为村民围一个果园,收入归原户主所有。”李兵兵说,“这样既解决了村里的环境问题,也能帮村民增收,一举多得。”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吃了定心丸,经过整治,泥泞的“麻花路”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房前屋后的残垣断壁都不见了……一下子,天高地迥,抬头可见郁郁葱葱的大山以及上面的长城。
  村子光看着美还不够,咋致富?
  李兵兵把记者带到了村口一片工地场景,一个大型鱼塘隐约可见完工。“这是村里当年学大寨建设的蓄水池,多年没人管理,早就成了臭水沟,杂草遍地,蚊虫一个比一个大,一直是村里的一块心病。”李兵兵一边规划一边介绍,“如今,乘着这股环境提升的东风,也把这个顽疾去除掉,准备建设一个大鱼塘,让长城沿线旅游完的人们可以来这里钓钓鱼,吃吃农家饭。”
  “美丽乡村建设的后续效益,开始显现了。”乡党委副书记杜明旺介绍说,“乡里还有一块地租给五台县一位商人做休闲度假摄影写生营地,每年给乡里带来不少租金和就业岗位。”
  公司投资这么大在这个小乡村,是不是当了冤大头?“好的山水,就值这个价。”夏都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建文一点儿不觉着亏,“好山好景,又靠近明朝古长城,周边旅游本身就有带动优势,更关键的是,美丽乡村建设打了底,让我们项目建设省了很多心。”

本报记者杨晓明 翁剑 实习记者仝雄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8-26期

  • 第2018-08-25期

  • 第2018-08-24期

  • 第2018-08-23期

  • 第2018-08-22期

  • 第2018-08-21期

  • 第2018-08-20期

  • 第2018-08-19期

  • 第2018-08-18期

  • 第2018-08-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