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午,驻阳高县古城镇碾屯村开展扶贫的3名同志回到办公室开始忙碌做午饭。队员姜雁文摸着头说道:“哎呀,一上午忙着入户走访,忘记买土豆了。”谁知,这一句话便引起了路过此处村民马美德大娘的回应:“你们等着!”说完便不见踪影。
一小会儿工夫,马大娘满手是泥提来一塑料袋土豆。原来马大娘听到工作队同志做午饭缺土豆后,怕自家地窖储藏的土豆不新鲜,飞奔到地里,用手刨出一袋沾着新鲜泥土的土豆就送来了。
8月27日,碾屯村马金永大爷磨了糕面后,挖出了十多碗面送到工作队同志们面前,执意留下:“一点儿心意,你们中午蒸着吃顿糕。”
像这样几碗面、十几个土豆的心意,不时地送到驻碾屯村扶贫工作队面前。无奈队员们相互间有了不成文的约定:谁再送什么心意都不能接收。可村民的心意就是挡不住:村民马玉珠大娘从家里把一小袋小米、绿豆和自家腌的咸菜拿到工作队面前一丢:“你们太辛苦了,换换口味儿吃,吃好了才能干好工作。”说完扭头便走。
面对着挡不住的心意难题,碾屯村党支部书记这样劝导队员们:“你们付出了真情,村民们总想着回报!”
此话不假!驻碾屯扶贫工作三年来,帮扶干部为村里办的实事好事,多的连村民们自己也数不清:工作队的同志来自于阳高县交警队,利用职业方便帮助群众解答办理户口类事项、车辆驾驶管理事项咨询数不胜数,拉祜族贫困户张娜袜办户口遭遇语言障碍,工作队的同志一字一句沟通攀谈了半天后,终于让这位来自少数民族的大姐了却了心愿;碾屯村距进城的公路主干线有5里地,无论春夏秋冬工作队同志的车辆只要遇见路上行人,必停车搭送一程;村年老体弱者在街头购物后,但凡遇见工作队的同志,必帮忙运物回家;帮助碾屯村开凿出饮用水井,村里吃水再不难;帮助联系修建了进出村2.2公里的水泥路,出行从此不犯难……
驻碾屯村扶贫工作队长尉明平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村民们的这些心意让我们所有的辛苦都化作烟云,唯有以百倍努力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当中,才不会辜负大家那份情意!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尉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