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充实而不乏愉快、恬淡又时感刺激。我和家人开启了自驾游行程,亲身感受只有在梦中才能体会的甜美、安宁、壮丽和雄伟,从黄河古渡到沙湖美景、从嘉峪关到玉门关、从日月山到青海湖……
一切都是那么难忘。此次自驾游归来,心潮久久难平,写下游记,记录下此行难忘的点点滴滴。
走进宁夏沙湖景区,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湖面平静的像一面镜子,微风拂过,湖面荡起道道波纹。湖的另一端是一片金色的沙漠,沙丘有的高耸陡峭,有的平缓起伏,一群群自由的骆驼在沙漠中穿行,留下串串脚印,晚风吹过,脚印随风而逝,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痴迷着、感受着那独特的美。
在前往西宁的京藏高速路上,窗外的美景从眼前掠过,远近的牛羊丝毫不理会过往的车辆,只是认真地吃着草儿。放牧人偶尔甩起鞭子,用其特有的腔调指挥着牛羊,或许这种腔调是他和牛羊间的暗语吧,那些牛羊像守纪律的战士听从牧人的指挥。我们直奔塔尔寺。塔尔寺是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着手建造的,寺院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占地600多亩,整个寺院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合成一个汉藏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的黄教建筑群。
爸爸曾经在青海驻扎多年,青海湖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这次行程,我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青海湖的壮丽情怀。它太美了、太静了,美得让人永远不愿离去,静得仿佛能拂去一切尘埃、消除一切杂念,在这里心灵得到纯净的荡涤。
初到敦煌,我就被古朴雄伟的敦煌建筑所吸引,忍不住拿起手机记录着眼睛所看到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砾。众所周知,敦煌是丝绸之路永久的记忆。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更像是一个标签,烙印着千年来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印记。作为河西走廊的重镇,敦煌南枕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麒麟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悠久的文明史赋予了这座古城无与伦比的美丽,在敦煌的每一刻我都能感受文化和历史的洗礼。
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总带有些许神秘的色彩,这个暑假,我来到这里,轻轻地撩起她神秘的面纱。洞窟里保存的有千年之久的彩塑、雕像,既有慈眉善目的菩萨,也有威风凛凛的天王,他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一尊卧佛长达16米,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在群佛面前,我只剩下宁静、敬仰和赞叹,因为个人的兴衰荣辱、旦夕祸福只在弹指一挥间,而莫高窟的文化可以延绵数千年。
“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依旧在,汉关不复存。”如今,大名鼎鼎的阳关只遗留下一座并不雄伟的古烽燧,冷冷地、孤零零地站在大漠深处,经历着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如果没有在它周围修建这座城堡似的博物馆,那么它只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土丘而已。但我们相信它是有灵魂的,当我们一点点靠近它时,它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奇妙的光彩。遥想当年,漫漫丝绸路,从长安到此已是人困马乏,命悬一线,回望故乡,岂会无天涯之叹?继续前行,西出阳关,别说故人,即使是路人也再难碰到。想到此,我不禁唏嘘。
大家是否还记得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呢?此行,我来到了烽火台,一边看着烽火台,一边想象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西周灭亡。
在此次自驾游最后一程——秦始皇陵。我们首先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博物馆里展示有:陶俑、陶盆、盔甲、金币等兵器,这些展品形态各异。陶俑更是千姿百态,他们没有一个表情是一样的,一路看下来,真是叹为观止。看完后,我们又观看了秦王地宫。带着无限的遐想,我们结束了此次自驾游旅程。
王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