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9月4日至8日,记者参加了中国报协在浙江省金华市举办的全国报社社长总编“走转改”金华行暨重大主题宣传峰会,会议期间,随团在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金华市所辖的永康市、义乌市、东阳市等地企业和农村采访,被当地改革创新的大手笔深深折服。现选用部分采访素材,写成这篇采访记,以飨读者。
汽车制造,“五金之都”新名片
永康是金华所辖的县级市,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但是,近年来崛起的众泰集团,用制造汽车的实力打造了这个市的又一张新名片。
2005年6月,众泰集团第一辆整车下线;2009年,该集团首发全国第一款经国家工信部认证,获得生产销售许可的纯电动乘用车;2010年实现了从SUV到家轿领域的跨越,新能源汽车逐渐从区域走向全国。
此后,众泰集团洗车制造向规模化发展。据记者向该集团了解,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销售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11.27万辆、18.08万辆和28.66万辆,已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原材料到汽车整车下生产线,一辆小型汽车的生产过程相当复杂。而根据估算,一辆轿车可由上万个不可拆解的独立零部件组装而成。所以,众泰集团所在的永康经济开发区,聚集了许多为众泰集团提供零配件的企业。
浙江德浩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据该公司常务副总王道银介绍,德浩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内饰的零部件供应企业,其产品工艺对标宝马、奔驰等知名车系,行业对标延峰伟世通、弗吉亚等国内知名的汽车内外饰。“当前我们的主要产能都是用于给众泰汽车供应零配件,”王道银充满信心地说,“尽管发展时间较短,但我公司的发展之路在不断拓宽。2018年,要在2017年营业收入约6亿元的基础上,实现公司销售收入7亿元,力争到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据悉,永康市有关部门已与众泰汽车一起谋划了今后五年发展规划,市里明确将从财政扶持、要素保障、项目建设、基础配套、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支持众泰汽车做大做强,加快打造众泰汽车小镇,形成传统汽车、新能源车和零部件“三足鼎立”的产业布局,努力将众泰打造成“千亿级”的巨型企业集团。
按照规划,众泰集团从今年起,正在上市多款改款以及全新车型,全面开启了众泰汽车“3.0时代”,努力实现年均30%的增长目标。
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出义乌
9月5日下午,一列满载日用百货、五金、箱包等义乌小商品的中欧班列从金华的义乌市铁路西站启程。18天后,这列班列就会抵达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趟班列首发于2014年11月18日,途经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多个国家,主要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法国,终点为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几乎横贯整个欧洲,全程13052公里,是世界上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国际班列。
此前,义乌小商品出口欧洲,主要有海运、空运两种方式。义乌开通中欧班列后,比海运省时,比空运省运输费且运货量大。比如,从义乌到马德里,依靠中欧班列运货,时间比传统的海运至少节约一半时间,运输费用只有空运的五分之一,非常适合高附加值、高时效性小商品出口欧洲。
记者从义乌市陆港口岸局发布的信息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31日,义乌到马德里的中欧班列累计往返运行463列。其中,去程班列共运行367列,运送了32978个标箱货物;回程班列共运行96列,运送了6044个标箱货物。
义乌首次开行国际班列是在2013年4月23日。经过5年多的快速发展,义乌成为我国开行国际班列最多的城市。除“义乌-马德里”外,还有“义乌-中亚五国”“义乌-德黑兰”“义乌-俄罗斯”“义乌-阿富汗”“义乌-伦敦”等9条线路。这些班列辐射30多个国家,在义乌与欧洲、义乌与中亚之间搭建起一座座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中欧班列也被誉为陆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
一位农民,打造“中国好莱坞”
繁花争奇斗艳,绿荫掩映楼阁。在金华的东阳市,记者来到了位于该市横店镇的圆明新园。
圆明新园,汲取了清朝在北京所建圆明园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是一座集中西方优秀造园艺术,融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为一体的辉煌壮丽的文化乐园。
圆明新园现已开放新圆明园、新长春园、新绮春园、新长春园、欢乐夜福海等八大园区。
这,只是一位农民打造的横店影视文化城的一部分。
这位农民是横店人,名叫徐文荣,今年已83岁了。我们采访团一行与这位老人合影后,聆听了工作人员对他创办影视城过程的介绍。
徐文荣是一位横店的乡镇企业家,在发展工业产业上做得风生水起。
1995年,年届花甲的徐文荣遇到了为电影《鸦片战争》选景的导演谢晋,经过商谈,徐文荣专为该电影拍摄建造了“广州街·香港街”景地。
以此为起点,徐文荣开始“无中生有”——在横店打造影视城。经过20多年持之以恒的创新努力,徐文荣以“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品牌定位,指引着横店影视城从影视拍摄基地,发展成影视旅游主题公园群,升级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观光游模式升级到影视旅游主题游模式,以骄人的业绩和稳健的发展态势位居国内影视与旅游两大行业的前列。至2017年底,横店影视城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达到1.3亿多人次,累计接待中外剧组拍摄影视作品2100多部、48000多部集。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建成了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是全国首个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有“中国好莱坞”的美誉。同时,正式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上升为省级战略。
截至2017年底,实验区已有腾讯众创空间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加快影视娱乐、移动互联网及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快速集聚;有红点影视等国内知名的后期制作公司,拥有国内首条4K/3D影视后期制作生产线;实验区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已达32家,正在谋求上市的企业17家;入区企业陆续出品了一批精品力作,如2015年由横店影视制作公司出品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票房收入取得当年中国市场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名;横店电影院线建成了五星级影城300多家,并已在上交所上市。
面对影视城的良好发展势头,已是耄耋之年的徐文荣,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勇于创新,敢于改革,用大手笔把横店影视城打造成“永不落幕的中国好莱坞”……
本报记者 李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