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山西保利大剧院五年光阴:循艺术之美 润万千心灵

  • 山西保利大剧院五周年系列演出话剧《广陵散》剧照(。(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   抚一首古琴曲,讲述一段壮志凌云的历史故事。9月12日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然而,山西大剧院大剧场内依然座无虚席——舞台上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带来一段关于生命、关于尊严的故事;台下观众在凝神屏息享受着演出带来的既古典又有现代精神的气质。
      这是山西大剧院一个工作日的常态。从2013年5月山西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接管山西大剧院试运行到现在,五年来,山西大剧院共计接待演出项目1515场,年均演出场次逐年增加。山西这个内陆省份高贵不贵的艺术之门已经向民众敞开。
      有一种润物无声叫艺术
      2013年9月16日,李云迪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山西大剧院音乐厅上演,这是山西大剧院正式营业后的第一场演出。
      当晚7:30左右,随着剧院最后一遍钟声的响起,场内灯光徐徐暗下,“钢琴王子”李云迪在掌声中着一袭燕尾从舞台侧门大步走出,鞠躬后翩然落座。短暂的冥思后,肖邦夜曲的音符从他手中流泻而出,明亮而轻柔,瞬间抚平全场观众些微的躁动,把大家带入如梦如幻的音乐世界。省城一家媒体记者现在回忆起这个场景依然觉得很梦幻,她在当年微信朋友圈中这样记录:“他是现代肖邦,弹指间如行云流水;他是钢琴王子,气度非凡仿佛不是人间出品,他就是李云迪。”
      也是从这场演出开始,打开了山西观众全新的艺术之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演出节目内容还是质量,保利从来不负众望。
      国际戏剧节、新春演出季、秋冬演出季、“打开艺术之门”、“市民音乐会”等等名目繁多的演出活动让山西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五年间450场音乐会、205场儿童剧、173场戏曲类演出、139场话剧、91场舞蹈类演出、15场演唱会、41场音乐剧、52场讲座、19场曲艺类、330场其他类演出让山西观众有了丰盈而充沛的艺术生活之余,还培养了龙城古典音乐爱好者,提高城市艺术格调。
      冯璐的女儿九岁了,五年前当孩子四岁的时候,冯璐拿着朋友送的两张票带孩子观看舞剧《孔雀》,杨丽萍曼妙的舞姿镌刻在了孩子心中,从此,孩子一发而不可收地爱上了跳舞,无论寒暑始终坚持。冯璐说:“现在我们母女是大剧院的常客,在大剧院办了会员卡,大剧院上演的舞剧场场不落,从《天鹅湖》到《小白桦》,从《十面埋伏》到《沙湾往事》,大剧院在孩子追逐梦想的路上提供了最好的助力。”今年,冯璐女儿以独舞剧目《丽人》在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孩子希望以后能在山西保利大剧院的舞台上跳舞。
      “山西保利大剧院现在拥有3.2万余名会员,有很多都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为会员。”山西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李一星说。
      有一种润物无声叫艺术,山西大剧院给山西的孩子们献上的所有遇见,都会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和未来。
      有一种公益体现兼容并蓄
      在李云迪为山西大剧院开始首场演出之前,李云迪在剧院为山西的钢琴爱好者上了一堂大师课,孩子们近距离地接受李云迪耐心指点,也让家长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
      也是从这一堂课开始,山西大剧院开启了公益之路且常态化的模式。“长风之夜”迄今已发展成为山西省内高水准、常态化的文化惠民活动之一;“打开艺术之门”是暑期孩子们享受艺术世界的乐园;“龙城艺术大讲堂”免费为观众搭建一个与艺术亲密的平台;“市民开放日”主动邀请观众走进大剧院。
      能进入专业的大剧院演出,是许多文艺院团的梦想,然而,高昂的场租费却令他们望而却步。山西大剧院先后免费为有表演梦想的艺术爱好者或演出集体,搭建演出平台:2014年为太原市教育局免费提供场地举办第24届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文艺展演;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免费承办“全国助残日”演出活动;2017年免费承办了“关爱白血病儿童”捐赠仪式等。
      有一种公益叫兼容并蓄。公益活动的常态化举办不仅提升了山西大剧院的整体形象,而且更深层次地发挥着城市文化名片作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有一种扶贫实现双向促进
      2018年6月-8月,《2018国之瑰宝·保利情-中华优秀地方剧目展演》在保利院线上演,其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河曲二人台《保利情-西口风》作为重点剧目,分别在呼和浩特、武汉、衡水、太原四地的保利剧院演出4场。
      山西河曲,素有“中国北方民歌之乡”的美誉,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曲民歌就如同黄河一般荡气回肠,长流不息。然而受地域发展所限,河曲民歌多年来只能偏安一隅、自吟自唱,偶尔在省城太原惊艳亮相也是让观众惊鸿一瞥之后就不见其踪。
      自2013年河曲成为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的定点扶贫地区之后,保利集团就确立了“以文化扶贫为抓手,以教育扶贫为核心长线工作,打造河曲二人台艺术品牌名片,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促进河曲发展”的综合扶贫思路。
      发挥文化央企的作用和优势,调动保利院线的渠道与资源,今年,河曲二人台首次参加保利院线优秀地方剧目展演活动,极具韵味的歌声受到了保利院线城市的欢迎,这次参演对推广弘扬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着力打造河曲文化新名片、助推河曲进一步招商引资起到积极作用。
      《国之瑰宝·保利情-中华优秀地方剧目展演》是保利剧院公司华中分公司响应公司建立地方优秀品牌演出季号召,自2017年起推出的系列演出。将演出季品牌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竞放出地方剧种的绚丽多彩,增添舞台艺术的多元魅力,保利剧院的这项活动实现了工作上双向促进。
      有一种坚持比造梦更美好
      向往艺术源自人们内心的渴望,然而,有时候好的演出撩动了心弦,昂贵的票价却会让人们内心纠结甚至止步不前。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山西大剧院演出项目的票价逐步与太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保持协调;并根据演出类型和表演内容的不同,适时推出各种低价套票等优惠措施,年平均票价持续降低。
      李一星说:“大剧院刚运行的时候,观众还希望能够获得赠票,经过这几年市场的培育,人们逐渐有了看演出也是一种消费的意识,并且也愿意消费,尤其是年轻观众。现在观众最多是问有没有优惠的票价,这就是一种进步。”
      与文化消费意识同时进步的还有观众的行为习惯意识。
      今年8月份上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云集了黄磊、孙莉、何炅等明星,即使是这样,上演当晚也没有观众不断拍照进行干扰,90后李强利说:“这个票太难买了,好不容易买来的票肯定是要好好欣赏的,就不剧透了!”
      如今,走进剧院的普通观众,在观众厅入口处,就自觉将手机调到静音,音乐会现场秩序井然,夏天不会打赤膊或穿拖鞋入场,冬天的棉服会自觉存放到固定地方。
      没有哪一种坚持会被辜负。将时光匆匆兑换成五年,山西保利大剧院所有的往昔都见证着山西文化艺术的步履铿锵,这一路的风雨兼程或许比结果更值得尊重,这一路的努力坚持可能比造梦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9-15期

    • 第2018-09-14期

    • 第2018-09-13期

    • 第2018-09-12期

    • 第2018-09-11期

    • 第2018-09-10期

    • 第2018-09-09期

    • 第2018-09-08期

    • 第2018-09-07期

    • 第2018-09-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