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沁县联社: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模式

  本报长治消息 农忙时,讲田间管理、农机维修、农作物种管技术等知识;农闲时开办“金融课堂”,讲解种养殖特色产业,帮助农户产业致富。沁县农信社在“金融服务示范村”羊庄村开办的“金融夜校”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漳源镇羊庄村的“金融夜校”只是沁县联社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沁县联社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举措,以“金融服务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创新思路,整合机制,多方联动,倾心服务,扎实抓好农村金融服务各项工作。该联社以羊庄村为试点,在全辖全面启动“金融服务示范村”建设工作,将每月6日、16日、26日定为金融宣传日、金融宣讲日、走进百姓日“三大活动日”。第一时间将扶贫政策、特色产品、惠民活动送到百姓当中,实现金融宣传“无缝对接”。借助定期播放“贴心电影”、举办“爱心义诊”、推出“消夏广场舞”等活动,别出心裁为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特色惠民服务。
  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扶贫对象,创新推进“一带三专”机制,真情真心帮扶贫困户,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个全覆盖”。沁县联社坚持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实行“三级包干”责任制,领导包乡镇、中层包村、全员包户,逐户走访、逐户调查,全面摸透金融扶贫情况,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档30938户,评级29458户,授信29458户。该联社以减低贫困户办贷成本为宗旨,在前期进村入户调查中,对贫困户申请表、面谈记录、家庭成员信息等资料进行全部收集,采购相片自动打印机,贫困户只需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即可到网点就近办理。打造专项绿色通道,畅通扶贫贷款办理渠道。为方便扶贫贷款投放工作,该联社开通了9个乡镇网点的扶贫贷款办贷功能,使贫困户能够就近办理扶贫贷款,有力增强了扶贫力度。
  截至目前,沁县联社已举办金融夜校9期,建立了198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发放扶贫贷款28623.89万元,通过将羊庄村打造成为金融服务样板,以点带面带动全县金融服务大转变、大提升,一家真正有“温度”的金融机构正在茁壮成长。 (程进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9-15期

  • 第2018-09-14期

  • 第2018-09-13期

  • 第2018-09-12期

  • 第2018-09-11期

  • 第2018-09-10期

  • 第2018-09-09期

  • 第2018-09-08期

  • 第2018-09-07期

  • 第2018-09-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