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新能源技术推广是转型必由之路

  ——访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分论坛部分专家学者

  目前,国际能源发展整体进入深度转型期,世界主要国家均加速向绿色、多元、高效的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而转型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推动化石燃料高效清洁利用的同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核能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提高能源结构中新能源的占比,以满足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9月17日在中科院煤化所举办的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分论坛上,7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此观点一致认同,并从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学术研讨。在分论坛间隙,记者采访了部分演讲专家,他们就山西的转型发展畅谈了各自观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且对外依存度高,‘富煤、少油、贫气’的资源禀赋和相对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了能源和环境矛盾的激化,建立独立自主、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安全、经济、大规模能源发展体系迫在眉睫。”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所长王建国介绍说,可以预见未来10年-20年内,我国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多元化发展,即在以煤炭能源为基础能源的体系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如页岩油气、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等。此次举办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分论坛的目的,就是要搭建新能源领域产学研用平台,推动我省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快速发展。
  德国科林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官徐江认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煤的利用还是主要的。“煤并不是‘脏’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的使用可以更高效更环保。”徐江说,新能源技术中替代煤的是一部分,而更主要的是煤的深加工。煤气化技术就是煤炭清洁转化和现代煤化工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发展煤基化学品、煤基液体燃料等过程工业的基础,是这些行业的共性、关键和龙头技术。从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看,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必然选择。从环境保护要求看,现代煤化工项目将执行能源、化工领域现行最严格或更高的环保标准。
  “现在没有一种手段是可以完全解决能源需求的,单单靠煤、气、油都不够。我们要注重新能源和煤的综合利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彬说,根据地域特色,传统的行业要与新兴的行业有效结合,要注重深加工,交叉学科,寻求技术突破,形成多种能源供给局面。目前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得以快速发展。当然太阳能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太阳能材料和技术的发展。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电网技术实验室主任孔力长期从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究,在高效逆变与能量转换、最大功率跟踪、大规模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集成、风/光等多种能源互补技术方面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谈到此行的感受,孔力说,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是山西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要改变“一煤独大”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寻求转型出路时,清洁能源是借力对象,聚焦能源产业清洁、高效、低碳、绿色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需求,构建产业链,抓好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9-19期

  • 第2018-09-18期

  • 第2018-09-17期

  • 第2018-09-16期

  • 第2018-09-15期

  • 第2018-09-14期

  • 第2018-09-13期

  • 第2018-09-12期

  • 第2018-09-11期

  • 第2018-09-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