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山西:吹响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号角—— 解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9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近日我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实施意见》分2022年、2035年两段确定了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并针对我省教师队伍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培养水平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地位待遇亟待提升等突出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举措。”省教育厅厅长吴俊清在发布会上称。
  在对标中央文件要求的基础上,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更具山西特色。

全省将每年新增师范教育投入约2亿元

  “在支持师范教育发展上,提出将现行师范专业生均基本支出拨款标准提升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3倍,全省将每年新增师范教育投入约2亿元。”吴俊清称。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山西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师范教育体系,支持各市采取校地联合、与省外高水平师范院校合作等方式举办师范教育。办好现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30年前建设1所本科幼儿师范学校。
  推进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加大师范院校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将师范专业生均基本支出拨款标准提升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3倍。
  提高师范院校生源质量。改革招生制度,高校师范类专业采取提前批次录取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选拔有志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图师范类专业学习。完善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

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建设体系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我省将实施师德建设行动计划,将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师德建设体系,通过采取完善教师宣誓制度、签订师德承诺书、建立师德档案、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选树宣传师德典型等措施,整体提升和展现新时代山西教师队伍良好风貌。”吴俊清表示。
  据了解,我省将从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讲好山西师德故事;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师德违规行为处理实施办法,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建立教师师德师风信用体系;开展法治教育,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六个方面着手,把师德师风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每年为艰苦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招聘补充千名教师

  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省提出启动招聘省“特岗教师”,着力解决艰苦偏远山区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短缺问题,每年招聘1000人。
  “为保障招聘计划顺利实施,省财政研究制定了三条保障措施。”省财政厅副巡视员魏志华表示。一是执行与中央招聘计划相同的财政补助标准,即每人每年31600元;二是不增加市县财政负担,每人每年31600元的补助经费全部由省级负担。按照分年度招聘计划和三年服务期测算,省财政当年安排的专项预算将从2019年的1054万元逐年增加至2022年的9482万元,并按规定及时拨付到县,确保特岗教师工资及时发放;三是要求有关县要确保特岗教师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工资待遇。
  与此同时,我省将开展乡村教师培养计划。提出要制定支持地方政府与相关高校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政策,鼓励各地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培养一专多能和紧缺学科教师。同时,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开展周期性专业认证、提前批次录取或入校后二次选拔、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等措施,不断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提高乡村学校后备教师培养质量。
  2020年所有县(市、区)全面实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实施意见》提出进行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计划。该计划提出要深入推进晋中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推广晋中市“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经验,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和校长教师队伍干事创业激情,2020年所有县(市、区)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22年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
  据悉,2020年,每市至少确定1个县(市、区)开展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2022年所有县(市、区)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创新活力,努力造就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队伍。

本报记者 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09-21期

  • 第2018-09-20期

  • 第2018-09-19期

  • 第2018-09-18期

  • 第2018-09-17期

  • 第2018-09-16期

  • 第2018-09-15期

  • 第2018-09-14期

  • 第2018-09-13期

  • 第2018-09-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