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报纸是全国报纸系统的第三梯队。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地市级报纸近900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45%,在全国各级报纸种数中排名第一。地市级党报,是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占全国各级党报总量的22.6%。一家地市党报,就是一个地区党委、市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群众了解一个地方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和社会资讯的重要渠道。它的最大优势是权威性。一项对读者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读者对党报的喉舌功能、权威性、公信力表示认同。
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地市级报纸普遍面临着生存状态严峻的不利形势:1.以互联网、4G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加剧了传媒市场竞争。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党报,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市级党报,面临着与新型媒体的竞争、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与商业报刊的竞争等多重压力;2.党报的实际受众主要是各级党、政部门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发行方式狭窄单一,经过2003年的报业大整顿,取消了报刊摊派发行、公费订阅,党报、机关报在发行上不再具备优势。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下,与都市报的高发行量相比,党报的发行量很难提升;3.地市级党报的广告收益增幅更加缓慢。党报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要求党报在广告量上必须做到严格控制,这就注定党报的广告量不会像都市类报刊一样多到泛滥;4.地市级党报缺乏优秀人才,也是制约地市级党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外界因素以外,报纸产品的成本逐年增高、新闻性较新型媒体又较弱、互动性难以体现、同质化倾向严重等一系列因素,都让地市党报陷入了四面受敌、竞争压力过大的困难境地。
如此艰难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唤起了地市党报报人的警觉,顺应形势不断探索和实践,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党报要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就是创新。以创新统领全局,以创新增强地市党报在本地区的不可替代性,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是地市党报发展的出路所在。
一、报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党报长期以政治报道为主,内容趋向单一化,庄重有余,缺乏生动性和亲和力,群众难以接受。党报要改变公式化、刻板单调的印象,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就必须要努力创新。归根到底,从报纸的本源来看,从地市党报的区域特点来看,地市党报作为地市一级的党委机关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肩负着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报道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外,还需要扎根地方,对当地群众普遍关注的、事关当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传播。惟其如此,才能在所在地市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才能证明报纸拥有足够的舆论引导力和市场影响力。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性的优势,地方新闻成为地市级党报吸引读者的主要因素。增强地方社会新闻的趣味性,立足本地,提供生活资讯,服务当地群众,才能进一步增强地市级党报内容的可读性。这就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好民生报道。实际上,我们报纸上的民生报道久已有之,只不过他们面对近年来的地市党报显得尤为重要了。地市党报抓住、抓好民生报道这个主题,可以有效地避免日益严重的报纸同质化倾向,可以利用区域优势,做些本地新闻,也可以拉近与区域内读者的距离,使之爱看爱读,从而增强地市党报的互动性,帮助党报走出困境。
二、经营思路、策划思路的创新
地市党报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乃至扩张,一是要创新经营思路,二是要创新策划思路。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去经营,最关键的是要塑造质量至上的品牌。商品的生命是质量,品牌则是高质量的体现。报纸一旦有了品牌效应,才会有公信度,才会有权威性,才会有影响力和竞争力。这就需要树立所有采编人员的品牌意识,打造一批有价值、有影响、有品牌的名版面、名栏目、名专题,在不断强化新闻资源挖掘、整合、策划的同时,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做大做深做特,树立深度立言、观点立报的形象,继而形成报纸强烈的自身特色。地市党报的创新,还有一点就是应高度重视策划活动,利用重大节日、事件搞好经营性专刊策划。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行政机关的资源,与部门联动,发掘有效资源;充分发挥新闻门户网站的作用,多渠道挖掘潜力,吸收广告资源。
三、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功能
当前,无论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都争相提高服务性来吸引读者,在一项对党报读者“关于最希望在报纸上读到什么内容”的调查中,近70%的读者选择了有趣的社会新闻。这意味着服务性新闻报道已逐步走上了新闻报道的主流位置。不少读者建议在地市党报上也增加服务性的新闻报道和信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写作方式,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感受百姓的生活。比如在党报上开辟服务类信息的专门性栏目,为读者提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从而帮助解决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服务性新闻报道一般都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而党报在此方面一直都是有所欠缺的。这就要求地市党报的采编人员,进一步挖掘与百姓的阅读需求贴得更紧的内容,真正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让给百姓,跳出会议延伸新闻、跳出讲稿挖掘新闻、跳出常规策划新闻,才能赢得读者,才能不断提高报纸舆论引导力和竞争力。
创新事业发展载体,夯实报业发展基础。党报的竞争,除了报纸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外,更多的是报业发展基础和前景的竞争。做活市场、实施扩张战略是有效解决报社自身建设和赢得报业发展竞争的有效思路和举措。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始终坚持新闻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两不误”的办报理念,一方面不断增强报纸质量和品位,另一方面不断抢抓报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努力实现了报业发展集团化、产业化、扩张化,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报业发展之路。并且扎实推进报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拓展报社发展的载体,增强报社发展的后劲,夯实了报业发展的基础。
作为党委政府的喉舌,党报能及时地获得上级的指示精神,同时迅速解读、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达到紧扣时代脉搏、上情下达、下情上知,成为地方党委指导工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的重要助手,以其不可替代性成为地方主流媒体,在促进地方科学发展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地市党报要守住并扩大自己的舆论阵地,必须高高擎起创新的旗帜,立足于自身优势,以创新引领发展。(作者单位: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