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食品,认准QS。”多年来,很多消费者对食品包装上蓝白色相间的“QS”标志非常熟悉。但从今年10月1日起,企业新生产的食品不再使用“QS”标志,由“SC”编号所取代。近日,记者走访省城多家超市,发现大部分食品包装上的“QS”标志已经换为“SC”编号。
“QS”标志已经换为“SC”编号
10月7日,在亲贤街茂业新天地负一层的超市内,记者随机拿起牛奶、方便面、火锅底料、薯条等十多种商品查看,原先食品外包装袋上醒目的蓝色“QS”标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SC”编码。不过,“SC”编号并不明显,经过仔细查看,才发现在食品包装背面制造商、地址或者配料表之后,基本格式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14位数字”。
在超市记者采访了十几位消费者,只有几位消费者表示,以前在电视新闻上了解到了,特地留意后发现常买的商品已经陆续更换标志。但大多数人还不知道“QS”标志已换成了“SC”编号。“买东西时候光看生产日期,根本不注意这个标志。”家住长风街附近的王先生正在挑选饮料,记者询问后,才注意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标志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个只有编号,没有一个醒目的LOGO,找起来不是很方便,要是老年人眼花更看不清了,不过只要食品安全比以前有保障才是更重要的。”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家乐福、美特好等多家超市,大部分食品上的“QS”标志已经换为“SC”编号。
消费者能够追溯食品信息
“QS”标志一直被消费者视为食品安全的象征,它是食品生产领域推行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及配套章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新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预包装食品应标注“SC”加上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SC”编码,并于2018年10月1日前完成更换工作。
记者了解到,“QS”标志基本格式是QS+12位阿拉伯数字,前4位为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SC”编码基本格式是QS+14位阿拉伯数字,前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SC”编码代表企业唯一许可编码,可以满足识别、查询的要求,在购买食品时,消费者能够知道食品原料从何处来,在哪里加工,何时产出等,实现食品追溯。其中,最前面3位的第1位,数字‘1’代表食品、数字‘2’代表食品添加剂,第2、3位数字代表具体类别。如“01”代表粮食加工品,“02”代表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
过去三年我省企业已陆续换标
“我们从年初产品包装升级后,就开始使用‘SC’编号了,产品包装已经全部统一。”晋中市榆次区某生产石头饼企业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三年的过渡时间让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超市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款罐装奶粉包装上仍使用“QS”标志,该食品生产日期为2018年2月27日,保质期24个月。就此,记者联系了省食药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他表示,食品生产许可证在申请变更期过渡期间,使用原包装、标签、标志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可以继续销售。从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食品不得再使用原包装、标签和“QS”标志,但只要是10月1日之前生产同时在保质期内消费者可放心购买。同时表示,经过三年的过渡期,我省所有持有旧版“QS”编号证书的食品生产企业,已全部更换为“SC”编号证书。
本报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