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投资理财

A股已近恐慌杀跌尾声

  •   受外围因素影响,10月开盘的第一周,上证综指受两日大幅调整影响跌超7%,创今年次高周跌幅;深成指、创业板指均周跌逾10%,创近两年半最大周跌幅。节前投资者们寄予厚望的反弹之梦被无情地击碎。
      在这至暗时刻,怨天尤人,于事无补,我们更需要的是冷静。观察上证指数近三十年季K线的运行规律,或许会坚定我们的持股信心。此前,上证指数共出现过两次季K线五连阴,随后的走势都比较鼓舞人心。第一次发生在2004年第二季度初至2005年第二季度末,大盘从1783点暴跌至998点,季K线五连阴之后,经过近半年的震荡筑底,于2006年第一季度初突破盘局,开启了998点至6124点波澜壮阔的大牛市;第二次是从2007年第四季度初的历史大顶6124点至2008年第四季度初的1664点,季K线五连阴之后,开启了1664点至3478点翻倍的大幅反弹行情。目前,第四季度刚刚拉开帷幕,大盘开始构筑四连阴之后的第五根季K线,因暴跌暂时收阴。从上证季K线的历史统计中,可以得出大盘正加速下跌,处于恐慌性杀跌的尾声,正所谓“黎明前的黑暗”再恰当不过。
      股市资深投资人弓建伟建议,在此位置,仓位重者,就地卧倒,不减仓、不割肉,不加杠杆,静候大幅反弹的来临;仓位轻者,大盘暴跌之时,逢低积极吸纳。

    市场恐慌气氛加大非理性表现较严重

      “国庆长假期间,外围市场普遍下跌,美股更是创出近年单周最大跌幅,港股下跌千点,人民币继续贬值,多重因素使得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的A股市场再次受到波及。”东海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药利民分析认为,A股在节后开市的连续大跌,使得本已十分悲催的A股投资者再次受到无情摧残。节前走势较强的金融消费股领跌市场,行业、概念板块带动四大指数集体杀跌,使得千股跌停再次出现,沪指单周跌幅达到7%以上,投资者信心已经降到最低,量能的放大是恐慌性抛盘在不计成本的流出。央行的大幅降准并没有激起市场的做多情绪。目前市场的低迷并不是流动性的问题,而是投资者对于后市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致使观望气氛较浓,所以稳定市场信心是首要任务。
      从盘面上看,深成指及中小创指数受短线资金影响,其走势一直弱于沪指,而沪指在权重板块的护盘下也是勉强挣扎。场外资金基本没有流入迹象。随着指数新低的出现使得下降趋势得到延续,整体重心大幅下移。前期一直关注的右侧低点最终未能出现,2638点的击穿使得市场恐慌气氛加大,非理性表现较为严重。技术上看,近期支撑位在2540点附近,上周五指数在技术支撑位2540点附近止跌回升,截至上周末收盘,四大指数虽有止跌反弹之意,但前期下降缺口处会成为指数反弹的主要压力位。极端的下跌会迎来极端的反弹,盘中出现单日强势反弹也是超跌后的正常反应,没有必要太过乐观。
      总之,后市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消化和管理层对市场维稳力度的加大以及市场估值的降低,A股市场依然会重拾升势。但股指的修复需要一个过程,市场需要时间去重新构筑市场的底部,指数的相关性趋于统一是行情延续的前提,震荡走势依然是主基调。个股方面,要重点关注在大跌过程中能够独善其身且走势平稳的个股,此类个股早已经有资金关注,所以走势明显强于指数,且被市场波动的干扰较小。

    耐心等待市场企稳恐慌过后重归理性

      “上周市场惨烈下跌的程度还是有超预期,我们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美股周中突然扭头下跌,加重全球恐慌情绪和抛售浪潮;二是国内市场过度反应和非理性行为,加剧了暴跌下的‘踩踏’和恶性循环。”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告诉记者,对于后市,她认为,大环境来看,“内忧外患”的解除仍需较长时间。这是因为: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需要期待财政政策积极调整和全面发力的进一步深化细化,与实际效力的逐步显现,重点看基建补短板与减税降税。在经济疲弱背景下,企业盈利的回暖也需要时间,以及有效政策带来的契机和动力。二、全球经济走弱、货币政策紧缩拐点明朗化,以及金融资产价值重估几个趋势对于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显著,也将持续较长时间。三、中美贸易摩擦仍然是扰动后市的最大不确定性风险之一,不可放松对此项风险的关注和防备。
      麻文宇认为,短期市场在急剧暴跌过后,不排除有报复性反弹的冲动。上周五盘面也呈现一定企稳迹象,外围市场同样有温和表现。因此,在恐慌情绪释放过后,市场有望重归理性,短期将以反复震荡、“寻底”与“磨底”的表现为主。但同时需要注意,股权质押“爆仓”风险再度被触及,市场情绪依然脆弱,对利空消息也更为敏感,建议投资者短期控制仓位,防御为上,借反弹也可适当降仓,等待市场企稳、信心重建,再考虑逐步介入中线配置思路下的优质标的。
      行业配置方面,麻文宇建议首先继续坚守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即兴基建、补短板,重点关注新疆、西藏等西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地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通信设施、水利、道路交通等);铁路及城轨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建议继续关注受益于油价上涨的油气产业链。

    熬过万劫不复之年迎接否极泰来之春

      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告诉记者:每到股市下跌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转发《暴跌中重温周金涛周期论:2018年之后大家能明白我说的话的意义》,这是媒体对周金涛老师观点的一些总结,非常犀利独到,这些观点被一一验证,简直神准,不得不佩服周金涛关于世界经济周期的研究。然而,周金涛的观点在2016年前就已经提出,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在暴跌之后才会想到,受伤后才会想到曾有人金玉良言。
      正如《涛动周期》里提过,尽管经济周期规律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但往往是在衰退后期和萧条的时候人们才会想到研究经济周期的轮回,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往往是迷茫不知所措。经济迅猛发展股市暴涨的时候,人们内心贪婪放大了乐观情绪,谁还会想到盛极而衰的道理。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周期的研究很难用实证的逻辑解释,即使周金涛也曾用太阳黑子周期、宿命论来解释周期的轮回,这样让很多人实难相信他的结论,尽管历史一次又一次验证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周金涛关于2018-2019年万劫不复的观点,资产价格全线回落,会达到一个你想不到的低点。此情此景,一一应验,遵从者无不雀跃,而加杠杆逆势者无不痛心。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原动力是创新。这种创新周期长短是不定的,创新是不连续、不稳定和不均匀的,同时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长度的周期。所以现实不可能只存在于一种周期形势,不同的周期时长,影响均不同。所以熊彼特提出了三周期模型。经济长周期,称为长波,亦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第二个周期是9-10年的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第三个是平均3年左右的短波,即基钦周期。2017年中期以后,是中周期、第三波短周期共振的下行趋势。此外,从长周期(康波)的角度看,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萧条的下行周期,2018年就是三周期共振的低点,这就是为什么周金涛提出了2018-2019是万劫不复之年。
      否极泰来--黄聪海认为,2019年一季度会是基钦周期和朱格拉周期共振的起点,这大概是《涛动周期》讲2019年再回来的逻辑!所以接下来五到六年,将是朱格拉周期的上升期,其中嵌套了差不多两个基钦周期。由于基钦周期和上证指数高度的相关性,这就大概了解了未来四年A股的大方向了。

    熊市下跌不需理由流动性已枯竭至极

      长假过后市场巨幅波动,具有象征意义的上证指数2638点终于跌破。对此,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认为,熊市下跌不需要理由,就如牛市上涨也不需要太多利好。在熊市的运行趋势中,有利好反弹一下,有利空下跌速度加剧。上周四的大幅波动,充分证明现在市场的流动性已经枯竭到极限。
      再用所谓估值去测算底部的点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极度悲观的预期下,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会降低很多,而给予的所谓合理估值也会继续降低。熊市的结束,更多的是需要一些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或者政策的出台。目前外媒有报道,11月30日和12月1日两天,在阿根廷的G20峰会上,中美两国的最高领导人会见面会谈。有可能的乐观谈判结果,或许会给市场预期一点儿改变。
      央行行长易纲认为,“贸易摩擦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巨大。贸易摩擦将造成很多问题,导致负面预期和不确定性,使市场产生紧张情绪,这是市场不喜欢的。”资本市场其实不怕所谓的“利空”,最怕的是意料之外的利空信息。贸易摩擦作为外部利空因素,如果能够妥善解决,会给脆弱不堪的市场带来一些信心。
      虽然国庆期间央行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且幅度稍大于预期,但由于资管新规的影响,目前资金在银行间比较充裕,不再能通过之前的非标类业务间接流入股市,宽货币还需要宽信用才行。赵经理认为,目前大多数投资者都已经严重套牢,在连续调整后,市场可能会进入一个平衡状态,如果短线方面想操作,一定选择流动性非常强的品种(日成交金额排在市场前100左右),起码目前市场里面还算活跃的资金都扎堆在里面。至于那些赌次新妖股的操作,那是所谓高手的游戏了。

    本报记者 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0-16期

    • 第2018-10-15期

    • 第2018-10-14期

    • 第2018-10-13期

    • 第2018-10-12期

    • 第2018-10-11期

    • 第2018-10-10期

    • 第2018-10-09期

    • 第2018-10-01期

    • 第2018-09-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