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0月29日讯(记者 王波)采矿遗留的设备及建筑已全部被拆除,原先开山采石形成的破坏面已被覆盖近1米厚的黄土,黄土上还栽植了连翘和油松。10月26日,记者在阳曲县凌井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太原萍源矿业有限公司项目场地看到如此场景。
据介绍,太原萍源矿业有限公司曾在这一带开采镁矿,但因矿山品位差,于2012年自行停产。去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督察组发现这一带开山采石带来的环境问题并交由太原市处理。距离该公司不远的东沟白云矿业有限公司,情况与萍源矿业类似,不过整改面积更大——覆盖黄土超过6万平方米,栽植连翘近万株、油松2.3万余株。“包括三藏寺周边环境问题在内,凌井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3个整改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报送省林业厅申请销号。”凌井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太原市加快推进环境问题整治,正在推进的6项整改内容,主要涉及采煤、采矿和风电项目,这些整改项目已完成部分绿化和拆除。因为涉及政策出台和矿业权退出,相关县区以及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
在晋源区枣杜线复兴矿路北,天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两处荒坡,也栽植了苹果、梨、核桃等经济林。太原市国有林场负责人武城玉介绍,中央环保督察组明确要求这一带要恢复植被,晋源区政府牵头,市林业局配合,天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姚村镇杏坪村具体落实,确保了整改的顺利完成。目前,相关问题已被销号。
据了解,太原市林业局目前管辖的自然保护区共有3个,分别是凌井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天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经中央环保督察组筛查确认,确定整改项目22项。其中,涉及采煤5项、采矿7项、风电项目1项、土地整理3项、个人违法破坏林地开垦4项、个人违规占用林地建设1项、庙宇旅游开发1项。2018年初,省林业厅又增加交办了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项整改事项。太原市林业局总工郭文林表示,27个整改事项中,6项完成整改销号,15项完成整改待省林业厅审核后销号,有6项正在加快推进。
正在推进的6项整改内容,主要涉及采煤、采矿和风电项目,这些整改项目已完成部分绿化和拆除。因为涉及政策出台和矿业权退出,相关县区以及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郭文林表示,整改必须达到拆除生产和生活设施,覆盖黄土并进行植被恢复的要求。目前,太原市已完成147公顷的覆土绿化,栽植各类树木27.8万余株,“从督查结果来看,这些树木长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