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人的思考,也是一座城市的思考。
沿着历史的足迹,顺着文化发展的脉络,太原这座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又该走到哪里去。
太原在思考,也在不断地提出疑问、出路、方向、未来。
太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给予太原留下来太多的宝贵遗存,我们怎么去保护开发,传承历史的辉煌?
太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给太原也留下了一业独大的发转现状,我们怎样去转型谋求高质量的发展呢?
资源越挖越少,文化越挖越多。当前,太原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超前的现代文化开启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之路。
眼界: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太原
太原,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
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作为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土壤,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
如今,历经岁月雕琢后的历史文化沉淀依旧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熠熠闪光。
太原有代表历史资格的老城、老街、老巷。有9平方公里的明清府城,文庙、崇善寺片区,文瀛湖、五一路片区,钟楼街、靴巷片区等文物遗存相对集中的历史街区。这些是太原的历史资源,更是太原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如何将这样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如何延续其精神血脉,太原在这项领域里下足了功夫。
2013年,太原大力推进以崇善寺、纯阳宫、文庙、国民师范、文瀛湖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保护,延续锦绣太原的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启动明太原城保护复兴和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程,梦回龙城,再现历史辉煌。
2015年,太原推进晋祠大景区、太山龙泉寺景区、阳曲青龙古镇、晋源农耕文化等保护工程,发展太化工业遗址创意文化产业园,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产业支撑,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的增长点。
2017年,太原启动双塔历史文化大景区建设、狄仁杰文化主题公园、太化工业文明遗存展示、钟楼街和东三道巷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和文化客厅。
……
太原作为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必要也有义务把这种历史文化薪火传承,并逐步建设、发展、完善,让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在全国乃至全球世人的面前。
境界:站在发展的高度看太原
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太原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抉择。
转型代表着“阵痛”。近年来,与周边省会城市西安、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相比,太原市在经济总量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已落下步伐。
如何破除资源诅咒?如何转型发展?这是2013年,耿彦波履新太原后,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几经思索、探讨,以文化为主线,构建旅游发展大框架,成为太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落脚点。
2013年以来,一场文旅融合的攻坚战正在进行。太原市大力推进以崇善寺、纯阳宫、文庙、国民师范、文瀛湖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保护,延续锦绣太原的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推进晋祠大景区、蒙山、太山龙泉寺、天龙山石窟综合整治;启动明太原城保护复兴和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程……如今的太原大山水、大文化、大景区、大旅游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打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新名片。
相信很多太原人都感受过,今年新年伊始,明太原城灯彩嘉年华震撼登场,人们在欣赏流光溢彩的同时,修缮和恢复的明太原古城展现在世人面前。明初所建的太原县城,建于晋阳古城的旧基之上,形如传说中的“凤凰”。于是,一场“凤凰归来”的文化盛宴不仅丰富了省城市民的生活,也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太原市旅发委主任齐宏明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依托文旅产业融合,太原市接待入境游客22.95万人次,增长4.5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9998.73万美元,增长18.39%;接待国内游客6757.77万人次,增长19.2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15.72亿元,增长20.20%;实现旅游总收入821.88亿元,增长20.1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视界:站在未来的高度看太原
如今,你可以泛舟,在晋阳湖上看波光粼粼;你可以到晋祠,听难老泉泉水叮咚;你可以爬上天龙山,赏精美石窟……
那么,三年后,太原是什么样子,五年后,太原是什么样子,十年后,太原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未来,太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济支撑点在哪里?未来,太原发展的视角高度如何?今天,我们已经看到答案。
太原围绕着文旅产业发展正在打造一座现代化之城,以发展的眼光服务未来,以现代化的科技服务市场,以崭新的都市化的气息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来访之客。
对于这座古老文明的都市来说,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8月30日,太原市人民政府、晋源区人民政府与华侨城集团三方签订“太原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一期项目合作协议。至此,华侨城项目正式落户太原。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城中村改造、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同时,携手开发晋祠大型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首期启动区项目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项目将打造晋源胜境、缤纷晋源、活力晋源、颐乐晋源四大亮点。一期项目建成后,文旅项目开业后年客流量可达2000万人次以上。
现在,太原的旅游产业正在精心描绘城市未来的“成长坐标”,正在保护好城市天际线、山际线、水际线。
大时代正汹涌而来,唯有顺应时事者,方能直上顶峰。在省、市两级政府绘就的宏伟蓝图和政策强力推动下,与太原长风商务区、政务区距离最近的晋阳湖片区,正在这场城市变革浪潮中崛起,通过晋阳湖整体规划,将远离市区的晋阳湖打造有颜值有内涵的“城市客厅”。
今年,太原入选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借此东风,并以二青会为契机,加快晋阳湖-奥体片区建设,打造集旅游、文化、休闲、商务、演艺、居住为一体的滨水生态型高端商务片区,形成山水田园湖城交相辉映的城市名片。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迎纳天地,岁月绽放青春笑容,迎接这个日期。古老的太原,厚重的太原,崭新的太原,朝气的太原,正在城市会客厅里等你。
本报记者 王雁 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