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客人你来迟了,全村的‘红宝石’全都卖光了,明年你早点来吧!”10月28日一大早,一位河北口音的小商人走进了灵丘县柳科乡北上庄村,挨家挨户地打问是否有红芸豆要出售。
村民王东生说,今年全乡的红芸豆都成了抢手货,从地里拉到场面上脱粒,不回家在场面上就被外商抢购了。最乐人的是,来收购的小商人一天都有十几波,为了抢到生意,小商人主动地与农民参与脱粒。甚至彼此之间加价“竞拍”,价格由最初的3.5元涨到了4.2元。为此,村民们激动地戏称红芸豆为“红宝石”。
王东生今年种植了10亩,亩产200多斤。因为家里缺劳动力,红芸豆脱粒迟了,所以赶上了最好的价格,一斤4.25元,10亩地卖了8000多元。
王东生患先天性脊髓空洞病,2013年动了手术,但身体依然不好,重活干不了,全家5口人,地里的活基本上都是妻子一个人干。他说:“我是村子里的老大难户,三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初中,另一个孩子又到了成家的年龄,都需要钱,今年我家脱贫不是问题。要考虑的是今后咋多挣钱!种植红芸豆本小利大,明年我准备种30亩!”
柳科乡地处灵丘东北山区,是高寒山区,农田面积广阔,土层深厚,气候凉爽,无霜期短,夏季持续高温,降水量相对集中,非常适合种植红芸豆。该乡产出的红芸豆颗粒硕大饱满,色泽鲜艳,收购商非常看好。
乡政府的农业技术员介绍说,红芸豆属高蛋白、低脂肪、零胆固醇、高钾、低钠食物,其蛋白质、钙、铁、B族维生素含量均高于鸡肉,市场需求较大,其价格比较高,而且比较稳定。
“长期以来,柳科乡就有种植红芸豆的传统。为了助力全乡贫困户脱贫致富,乡党委政府大力推广红芸豆种植,今年在伊家店村实施了红芸豆种植项目,明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广,全面加快农业种植转型升级,切实转变农民种植农作物种类单一的传统思维,彻底打破之前收入少且抗风险能力弱的状态,从而拓宽收入来源,巩固脱贫成效!”乡党委书记张海英如是说。
据悉,今年全乡共种植红芸豆8600亩,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817户,贫困户通过自己种植或土地流转,户均纯收入增加3000余元。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王鹏 马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