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啦!分红啦!”随着会场前方传来的声音,贫困户们开始有序排队,签字确认。只见贫困户马小俊快步走到台前,在领取表上用力蘸着印泥摁下了手印,并领到1000元的分红收入。这是10月19日,长子县石哲镇邢家庄村村民马小俊在长子五洲农林专业合作社参加县委办公室扶贫队举办的设施蔬菜产业贫困户首次分红大会的感人一幕。
去年夏秋之际,长子县委办扶贫队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个核心,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瞄准了长期稳定增收目标,在邢家庄村新一届村委会的积极配合下,因地制宜实施了规模设施蔬菜种植项目,项目运作形式以“扶贫工作队+三个村的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运作,由五洲农林合作社组织实施,流转邢家庄村耕地74亩土地,投资70余万元,新建了39座蔬菜拱棚,紧跟市场,种植时令蔬菜,通过入园务工、土地流转、盈利分红等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缺资源、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促进了帮扶村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长期脱贫。
据了解,长子县委办公室帮扶石哲镇的邢家庄、高桥沟、羊神沟3个村、30多户贫困户。像马小俊一样,聚集于此等待分红的贫困户还有30户,这次分红共31000元。
“我们对去年签协议的31户贫困户每年1000元进行分红。除此以外,我们为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还安排贫困户张建斌、马小俊、许荣珍等三人长期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月发2400元的工资。同时,还安排贫困户杨秀兰等20名短期务工,每月按700元发劳动报酬。仅付贫困户务工工资一年就付出12万元。”该合作社负责人连跃洲道。
石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利锋高兴地说:“能取得像这样既能投工投劳赚工资,又能分红的效果,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得益于县委办公室扶贫队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党群抱团、村社联姻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设施蔬菜除了第一季的小尖椒产业收入外,我们还种植了第二季的大青椒、西葫芦。近期,我们又种植了菠菜、小香菜等,我们还引导合作社做好产销对接等工作,积极同外界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并要求合作社财务规范管理,三个村村委加强监督,为全县做一个产业扶贫好样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扶贫队长王振龙面对连片产业,脸上充溢着对邢家庄、高桥沟、羊神沟3个村脱贫致富的坚定神情。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王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