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国旺,一个环保“钉子户”的转变

  • 蓝天下的国旺混凝土搅拌厂区。 本报记者 张剑雯 摄

  •   巨大的砂石原材料恒温库,500米长4米高的声音屏障,随时可以清扫的扫地车,4000多株新疆杨,1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在这个大型的搅拌站里,你所能想到需要上的环保设施,这里都一应俱全。
      这让人猜想这里的企业主一定是个环保意识很强的人。然而事实是,这个企业曾经是一个环保“钉子户”。当然现在已转变成为行业“领军者”了。10月25日,记者跟随省人大环保执法检查组和三晋环保行记者团来到了原平市国旺混凝土有限公司。
      国旺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原平市西镇乡田家庄村东,据市区仅十几公里,东邻108国道,南靠大运高速,从建厂到现在已有10年的历史了。总经理郄涛坦言企业的环保意识也是逐步形成的。
      2014年,这个企业被忻州市人大执法检查组突袭检查。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那时的厂区内,石子堆成的高坡上灰尘滚滚;乱堆乱放的矿渣、遍地横流的污水、随意丢弃的矿物油……该企业不仅存在重大的安全、环境隐患,并且没有办理任何环保手续。对此,当时忻州市环保局执法人员现场叫停了该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并向原平市政府建议依法取缔该企业。
      “这个搅拌站是10年前建起来的,当时的环保压力没有这么大,我们自己也没有那么强的环保意识。”郄涛说,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百姓对环保的关注,使企业再不注重环保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由于厂区地处108国道附近,当地环保部门建议要么搬迁要么就关闭。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之后的几年里,国旺混凝土有限公司全力投身环保战役……
      公司从2015年开始陆续投资4633.8万元,建成了年产90万立方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12000平方米,可贮存50000立方米的砂石原材料恒温库,彻底解决了露天存放原料问题;投资300万元引进当前科技最新的砂石分离系统,在原有旧式分离设备基础上,着力解决废料、废水、污水二次回收利用,尽量不排放、少排放,形成良性的环保循环生产系统;为屏蔽生产噪音,投资150万元在大运高速公路立交桥厂区段上方制作了500米长4米高的声音屏障;材料库安放装了八台脉冲式除尘设备,对粉尘进行收集处理。
      该公司在加强环保措施的同时,还注重修复生态,栽植新疆杨、桧柏、毛竹,修挖人工湖……曾经的物料堆如今变成了绿化带。
      回首过去,郄涛认为企业环保提升也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职工的工作环境好了,干活也开心了,周边的百姓也受益了,自己发展企业也踏实多了,再不像以前天天担心相关部门来检查,哪里不达标就被叫停了。
      原平市环保局长王卫东告诉记者,这个企业是个老企业了,环保设施落后,但现在这个企业是全市5家搅拌站最先完成环保改造的企业,其余的4家搅拌站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改造或者新建的。曾经的环保落后企业经过几年的蜕变,跃升成为零排放、拒污染、靓生态、重绿色的新高度,真正变成了原平市同行业的标杆企业。
      现在的国旺,体验到了环保的好处。郄涛在厂区安装了充电桩,下一步他将陆续把厂里的通勤车全部换成纯电动汽车。他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去守护自己头上的那片蓝天。10月25日中午,原平市晴空万里,郄涛说看着这样的蓝天心情会特别好,他随手拿出手机拍下了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国旺。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0-31期

    • 第2018-10-30期

    • 第2018-10-29期

    • 第2018-10-28期

    • 第2018-10-27期

    • 第2018-10-26期

    • 第2018-10-25期

    • 第2018-10-24期

    • 第2018-10-23期

    • 第2018-10-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