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让“激励”走在心坎上

  据省科技厅发布的消息,2018年度山西科学技术奖已进入评审阶段,评审将按照今年新修订的《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实施。其中,山西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每项奖金达300万元……
  这样的大手笔,让人看得心潮澎湃,但大多数人只能望“奖”兴叹。不过,最近还有两条消息也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长治城区建成全省首家环卫工人公寓,这种专门为环卫工人建的专用公寓在山西省尚属首家。公寓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可以解决160名环卫工人的租房问题。
  其二,在背街小巷治理工作中,太原市小店区执法局专门设定了便民服务修鞋点,并且统一了着装及工具箱,让修鞋队伍融入到城市发展之中。
  毫不夸张地说,这两件事直接办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坎上了。环卫工作的特殊性,使得环卫公寓对于环卫工人的意义非凡;而修鞋队伍里很多是残障人士,便民服务修鞋点对他们而言关乎生存。这两项暖心的措施,不仅解了这些从业者的燃眉之急,可谓是雪中送炭,同时也会让他们更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为城市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设立“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还是修建“环卫公寓”、设定“便民服务修鞋点”,都可以说是政府部门的一种激励措施,不同的是前者让人感觉“阳春白雪”,普通人难以企及;而后者让人感觉更接地气,更触手可及。其实,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激励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激励”作为一种体现政府价值导向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一定要把事情办到目标人群的心坎上去,否则难以实现激励的那份“初心”。

雷清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02期

  • 第2018-11-01期

  • 第2018-10-31期

  • 第2018-10-30期

  • 第2018-10-29期

  • 第2018-10-28期

  • 第2018-10-27期

  • 第2018-10-26期

  • 第2018-10-25期

  • 第2018-10-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