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为彻底改变“不良贷款前清后增、清收措施单一乏术、改制步伐不断受阻”的现状,祁县联社紧紧围绕省联社和办事处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把“谁来收”“怎么收”“用什么办法收”作为开展清非工作的突破口,有效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深入开展“负重奋进讲担当,高压化险提质量”专项清收攻坚活动。根据9月底的统计显示,不良贷款余额103788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5.73%,余额和占比较6月末分别下降27848万元和6.38%,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下降”。
一是沙盘推演挂图作战鼓实劲。在深入调查剖析的基础上,对存量不良贷款按余额大小和清收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排队,制定了《不良攻坚作战效果图》《不良攻坚作战进度图》《包片督导作战图》,建立了不良贷款清降进度“战果榜”,并每天更新清降进度数据。对不良贷款清降进度排队前三名的网点进社通报表扬,对清降进度缓慢的网点由联社“攻坚领导组”负责人督促、约谈,及时解决问题,适时督导推进,随时掌握清收进度。
二是完善压降调度机制补短板。“攻坚领导组”每日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听取各网点不良贷款清降进展、措施、成效、难点汇报,解决清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问题,找差距,定对策,攻难关;按照基层网点不良降压任务实绩,按旬进行考核;根据“百日清非大决战”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按月对目标不清、行动不力、拖沓不进的网点进行通报,极大地起到了警示作用。
三是落实“名单制”管理拓战果。按照省联社《建立不良贷款清降“名单制”管理》的要求,建立了《500万元以上不良贷款》《股东不良贷款》《千万元以上未结息不良贷款》等七类台账,按日对辖内不良贷款清收情况进行监测,督促各网点加快清降工作。如,对于企业破产倒闭贷款悬空的问题,我们紧紧抓住当地政府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有利时机,第一时间走访目标企业,积极出面与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为7户玻璃器皿企业争取到了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并分别签订了用土地增减挂钩补偿款的70%偿还企业名下不良贷款的协议。截至10月末,累计清收400余万元,仅9月份就一次性现金清收167.63万元。
四是借助依法清收力量扩影响。在10月26日由政府组织的“关于解决祁县联社不良贷款执行难、清收难”联社会议上,该社向县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法院、公安、执行等部门的领导汇报了祁县联社改制化险工作要求,县委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要开启“绿色通道”,坚持以“快审、快判、快执行”的原则,帮助祁县联社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形成了攻坚合力,加快推进了该社不良贷款清降进程。自8月份以来,该社已积极配合祁县人民法院开展了4次执行行动,共清收“赖债户”不良贷款70余万元。
五是实施严格的问责追责控风险。今年以来,累计对56名责任人,金额10465.65万元进行了听证问责(其中对责任人经济处罚56名,金额9040.65万元,处罚金额5.41万元;对责任人行政记过4名,金额1425万元,处罚金额0.45万元)。严格的听证问责,有效防止了不良贷款的前清后增,从源头严控新增不良贷款,进一步巩固不良贷款的清降成果。 (袁长刚 孟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