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1月10日讯(记者 王佳丽)我省310宗省市县发证的矿业权已退出两类保护区登记。记者从11月7日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的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专题会议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涉及自然资源系统的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非法违法采矿治理等整改任务已经完成,需要共同推进的中长期整改任务正按整改时限有序开展。
省自然资源厅就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努力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提交的资料类别齐全、数据准确。二是按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将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等作为下一阶段整改工作的重点,按照环保督察的要求,全力以赴、扎实推进。三是坚持真改实改,确保改到位。要密切配合、积极整改、做好对接,要进一步完善台账制度,责成专人负责到底,确保环保整改“回头看”工作顺利完成。
整改过程中,通过建立六部门联审联批审核制度,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自然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处置工作的通知》等处置办法,开展了矿业权退出保护区采(探)矿证变更登记和注销退出工作。为遏制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了打击非法违法采矿专项行动。同时,进行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详调,摸清了全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与土地复垦情况,对59座重点国有煤矿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其中54个已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