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一”的口号越来越响,其不再只是电商行业的盛世,已经成为了零售业的共同节日,线上线下齐狂欢,相比往年的“双十一”,今年的战役越发激烈。
网络电商活动多多
“我在京东商城买了19包猫粮,和往常比价格便宜了一半,实在是太划算了。”11月10日,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养的猫多,每次电商有活动时候都会特别留意猫粮的价格。这次“双十一”还没到,就提前几天开始对比各种猫粮价格,看哪家更加经济实惠,最后选定了一款猫粮,平时价格为20斤129元,“双十一”时候价格是20斤98元,同时还参加京东满200元减100元的促销活动。这样算下来,平时买同款同数量猫粮需要2451元,现在只需要1214元。已经下单,坐等快递送货了。
“双十一”期间,朋友圈里满屏充斥着“剁手”的气息,不少消费者摩拳擦掌准备血拼,中意的商品早已等候在购物车。“淘宝推出的‘双十一’组队PK人气的活动,我和小伙伴组成了一个战队,每天都会在系统自动匹配下进行两两PK,最后赢得的战队可以获得清空购物车大奖。”小茹每天都在朋友圈拉人给自己点赞集能量,就算没有赢得大奖,获得的能量也可以在“双十一”活动中抵代金券使用。
记者注意到,为了争抢客源,不少电商提前推出了预热活动:“无门槛红包”、“抢先享受‘双十一’价格”、预售等多种促销活动。“支付10元定金就可以立减50元,我前几天就已经付了定金,原价450元的毛料裙子,可以便宜60元,还能参加其他满减活动。”张老师表示,到了换季的时候,挑选了很多衣服付了定金,到手可以便宜不少。
实体店促销也疯狂
除了电商流量爆棚,不少实体店也是挤满了人,和线上眼花缭乱的各种促销活动相比,实体店的商品折扣更加实在。
“双十一”期间,很多超市已经搞起了活动吸引消费者。11月10日晚上7点多,长风街家乐福超市“8.8折”、“五折”等字样的海报挂满了各个销售区域。“没想到活动这么火爆,下了班过来有一些商品已经不全了。”在进口食品销售区,即食燕麦、咖喱块、意面等几十样东西在刘虹的手推车占得满满的,此外还有洗发水等很多日用品。她告诉记者,自己选购的都是打五折的商品,因为经常逛超市,对这些商品的价格非常了解,正好赶上活动,集中采购放在家里慢慢用。
11月11日早晨还不到10点,美特好超市双东店结账处已经排起了长龙,“草鸡蛋500克5.99元、蜜桔500克0.99元、巴沙鱼柳500克9.28元……全场商品3.9折起,微信扫码满80元就能减16元。”活动力度空前,让众多消费者早早起床就开始了大采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前几天开始就一直有不同形式的促销活动,消费者经过简单的比较都会选择大量、直接购买,这几天客流量很大。
此外,唐久超市“满50元减20元”线上线下同步满减优惠、苏宁小店“满20元减20元”等等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欲。
消费者还需擦亮眼睛
“货品不用等,即买即穿,拼服务、拼价格我们不比网上贵。”11月11日,在茂业新天地一层的其乐鞋销售专柜,导购人员告诉记者,“双十一”活动为期三天,全场满300元返200元,一双鞋相当于打了7.5折左右,预计三天能有30万元的营业额,相当于平时的3倍。
采访中,记者发现,面对今年的“双十一”活动,不少市民还是非常理性,在购买贵重物品时候,如果线上线下价格差异不大,比较喜欢在线下实体店购买。“购买珠宝、护肤品这些都需要现场体验,感觉合适可以当时带走不用再等邮寄。如果光图便宜几十块在线上冲动消费,到时候不合适还得来回折腾退货。而且有的东西还不能退,得不偿失。”市民张丽丽表示,根据自己以往的购物体验,现在贵重商品更倾向于实体店购买。
说到底,不管线上线下,“双十一”只不过是商家吸引消费者购物的噱头,无论是直接降低价格还是满减活动,消费者都应该事前做好购物规划,不要盲目下单,不要为了购物而购物。要理性消费,不做后悔“剁手族”。
本报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