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证综指连跌5日,周跌近3%;深成指跌2.8%,创业板指跌近2%。上周五,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银行股集体砸盘,上证综指直线跳水。尽管券商股一度拉升,但沪指颓势难改。反观创业板指则在5G板块的集体走强下走出相对独立行情;午后市场仍未有起色,量能一再萎缩暗示存量资金还在等待机会,券商一度脉冲也被迅速浇灭士气,沪指失守2600点后维持低位震荡,两市量能持续萎靡。上周中小创表现明显强于主板,由于小盘股数量众多,盘面的赚钱效应不错。一时间,有投资者认为大盘是不是又见底了?
从目前市场的运行路径来看,10月19日至今以来的回升,并没有改变沪指2018年1月3587点以来的下降趋势。短期来看,沪指在2600点附近盘整为主。虽然小盘股出现明显活跃,但依然没有改变大级别的下降趋势。尤其是沪指,压力位已经下移到2720点,所以预计向上波动的空间并不大。正因为大趋势没有本质性变化,所以应坚持防守的主策略。对于激进型投资者,即便是短线交易,也要特别注意控制仓位和绝不追涨。
市场尚未摆脱下降趋势,不要因为一根阳线就改三观。在趋势没有明朗之前,采用防守策略没有坏处。对于大多数散户投资者而言,不建议采取左侧交易的方式。同时,应该放弃买到最低点的心态。
仍在磨底阶段
不宜盲目追高
“上周市场整体走弱,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对A股市场环境与情绪面产生负面冲击,打断了此前市场预期在政策全面发力积极托底下的加速修复进程;成交量能大幅衰减,也反映出存量资金无心恋战、转为观望并等待更好机会的想法。”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认为,企业盈利仍在下滑的过程中,政策调整发挥效力尚需时日,外围风险和内在桎梏并未解除,未来两个季度企业盈利的见底和企稳仍面临较大考验,这也是压制市场估值和影响中期行情的关键。政策不遗余力的协同调整,与各路资本力量的积极响应,依然是目前市场的最大支撑力量,和未来一段时间最值得期待的边际改善的方向。
据统计,当前A股市场中,截至11月9日收盘,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上市公司已有390只,占A股比例高达11%;而前20个交易日内股价跌幅累计达到30%的上市公司也有21只;同时满足前述两个条件的上市公司有3家。如果市场继续走低,破净和超跌个股的数量还将扩大,此时出台《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维稳意图明显,也为被错杀的优质上市公司创造了市值管理的有效途径。
麻文宇认为,短期市场仍处于磨底阶段,情绪预期有转弱趋势,存量资金观望和博弈的特征明显,主线行情尚不明朗,增量资金规模有限,因此建议投资者不宜盲目追高,应保持合理仓位,底仓稳健配置,加入中长期国债,以及A股中现金流稳定、业绩稳定、估值偏低,β系数较小的板块配置,如公用事业、纺织服装、农林牧渔等。短期博弈需选择政策重点受益板块,灵活进退,及时获利了结;中长期建仓则需要更谨慎的选择,关注公司核心资产、持续盈利稳定性和估值的安全边际,规避行业和政策风险。中期行业配置也可以继续关注政策确定性较高的兴基建、补短板方向,重点关注新疆、西藏等西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地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通信设施、水利、道路交通等);铁路及城轨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中期维度下,考虑到政策全力维稳产生的托底效应,经济失速下行的风险已较大程度上缓释,未来要等待的就是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预期和市场风险偏好的逐步修复,企业经营与盈利状况的逐步改善,投资者也不必太过悲观,A股资产的性价比已经开始凸显。
多空进入拉锯
筑底需要时间
“进入11月以来,指数虽有波折,但因受到政策的推动,向下空间大幅缩减,资金风险逐步降低,股权质押问题解决受益最大的券商股受到资金热捧,表现强劲。随后金融、煤炭等权重板块也有轮动现象,题材股也出现活跃,但依然缺乏主流板块的持续,所以震荡再所难免。”东海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药利民分析,经过长期下跌的市场,不可能因为管理层的发言就形成V型反转。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态度和对投资市场的关注。作为资金推动型市场,场外资金的布局是行情启动的基础,资金源的扩大对于市场是利好,但资金方的介入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要对所关注个股进行不断的震荡以增加筹码集中度,这也是重要底部形成需要时间的主要原因。
市场运行至此,反弹的激情已经耗尽,盘面的平淡再次出现,多空双方再次进入一个博弈环节。此次博弈是一个双方转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再次回落到2449点附近也有可能,因为低位价格才能大幅吸引场外资金的流入。接下来,随着各大指数相关性的趋同,市场后期走势会逐步趋于正规。
药利民认为,指数自2449点反弹以来,一直处于震荡夯实的过程。2018年10月10日的跳空缺口对于后市压力作用较为明显,冲关前的震荡蓄势已经持续一周时间。在运行过程中,外围市场的影响和场内短线获利盘的恐高情绪使得短线抛盘出现,深成指及创业板指数二次反弹未创新高,验证了资金追高意愿不强,短期有回落需求。管理层的出面维稳只是为市场的运行指明了方向,但底部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整体依然处于下降趋势。历史上的重要底部形成都是经过宽幅震荡,不断挤压后出现,形态上也会出现长期低点。目前市场来看,中期低点已经形成雏形,支撑位2600点附近的短线争夺显示了多空双方已经进入拉锯战状态,一方的完胜也需要时间,空转多的形成需要趋势的转变去实现。另外,他建议目前操作上不要再杀跌。
风险不容小觑
操作仍需谨慎
“上周上证指数连跌5天,十分孱弱。创业板表现反而相对较强,这或许和近期创业板ETF份额激增有关,抄底资金十分踊跃,对市场有一定的支撑。上证50指数上周对市场拖累较大,周下跌4.27%,不过还在箱体区间内部。”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告诉记者,近来高层接连发声,提振市场信心,市场连续反弹,但其边际效应很快消失。经济下行期,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未来影响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上周低价垃圾股表现强劲,尤其高股权质押的更是出现连续涨停的妖股,对于这种炒作,风险之大不言而喻,投资者务必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切勿盲目跟风参与。另外,由于高层表态要建立科创板,创投概念表现十分不错,目前尚属概念层面,参与炒作仍需谨慎。
展望后市,黄聪海认为市场区间震荡行情还会持续,2500-2700点是短期的箱体区间,因为缺乏向上的动力,短期向上突破不太可能,不过向下大幅杀跌的可能性也不大。近期国内利好政策不断释放,但A股表现反应平平,说明市场情绪的改善和人气的恢复仍需时日。同时也说明影响当前市场表现的主要因素仍然还在,市场难以凝聚做多的动力。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对国内经济下滑的担忧仍然会长时间影响A股的走势。随着G20峰会的临近,市场对“习特会”充满期待,其结果将直接影响A股的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突破。10月的经济数据整体不及预期,但进出口数据表现亮眼,经济韧性十足,不过增值税下调什么时候落实?市场还充满疑惑。总的来看,近期政策层面的声音不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的信心,但落地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未消除,短期市场很难做出方向性的改变。鉴于全球市场的波动加剧,外围市场的剧烈震荡会加剧A股的波动,甚至拖累A股的走势。随着12月份美国加息概率的上升,其风险依然不容小觑。
预期仍未明确
静待主线出现
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告诉记者,上周大盘走出了五连阴,期间各种政策以及高层的讲话,让市场眼花缭乱,摸不着方向。周末“回购新规”出台,市场给予的理解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加杠杆的方式融资借债低价回购股票,然后再高价通过定向增发把回购的库存股卖掉,最终让市场接盘。
可以看到,为了解决目前A股市场的疲态,为了降低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风险,为了助力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管理层已竭尽全力,在态度上也已做得足够。但具体的政策,给市场的感觉是没有头绪,所以市场的反映不是放量上涨,而是犹豫不决中的缩量下跌,谁也不知道这些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市场走势。一句话:预期依旧不明确。
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了,比较好的情况是,中期选举后美国方面与我国都释放了一些修复两国关系的声音,比较大的可能性在本月底下月初的G20峰会上,两国领导会有一个能够让大家都接受的谈判结果。当然,如果依旧谈不成,对市场将是一个重大的利空影响。
对于科创板的炒作,类似于雄安题材的炒作,大家都明白短期没有实质的东西可以炒作。群魔乱舞是最近几周的主要市场特征。看似每天很多涨停个股,但操作难度非常高,对止损要求极度苛刻。并不适合一般的中小投资者,也不能给整个市场带来太多的赚钱效应和人气。大家都在等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主线出现。在没有出现主线前,很多右侧交易的公募基金都保持轻仓位,甚至逢高减仓。中小股民也没必要在这个位置赌妖股。有资金仓位轻的,建议定投中证500指数ETF,甚至可以加大定投的金额和频率(建议每周买一次)。从目前的政策以及资金流向看,中小创跑赢大蓝筹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本报记者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