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 合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助力乡村振兴硕果摇枝

  截至2018年9月末,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966.96亿元,较年初提高385.80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达83.57%。共支持了1161户农业龙头企业、1437户农民合作社、1999户专业大户、101户家庭农场发展,共有27个县级行社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达4.05亿元;9个县级行社开办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贷款余额达6.12亿元。这一组数据显示,省联社2018年初制定并印发了《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助力乡村振兴2018-2020年行动计划》以来,各行社在该行动计划引导下,进一步回归服务县域实体经济本源,在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各行社以服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切入点,按照“找准区域定位,扶持主导产业”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特点,围绕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加大对绿色果蔬、小杂粮、有机农产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将小农户、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促进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提升产业价值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各行社还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经营为着力点,围绕“优势明显、品牌突出、集群发展、潜力较大、绿色发展、业态发达、主动作为、效益显著”的具体要求,满足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科技示范园、“双创”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区域品牌的信贷需求。
  同时,各行社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加大对农村电商、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创意农业等领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民间手工艺人的金融支持力度;满足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的信贷需求;在试点市、县(区)稳妥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三权抵押”以及农业生产设施、村级股权等抵质押贷款,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支持农村旅游业发展上,各行社围绕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块布局,找准独特性,做好对特色化、差异化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的信贷投入。为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高端休闲观光采摘园、农业旅游重点景区或高端民宿聚居区等信贷薄弱领域提供信贷支持。
  在此基础上,为了有效解决涉农、扶贫领域“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省联社于2016年12月与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农业担保公司)按照“平等、长期稳定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重点支持、梯次推进、诚实守信和市场化”的原则,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2018年6月中旬双方再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当前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沟通洽谈。农信社充分发挥网点多、地缘广的优势,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以及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向客户推荐省农业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省农业担保公司有效利用政策优势和风险管理经验,向客户推荐山西农信的授信、融资、结算和票据等相关业务。截至2018年9月末,全省农信社共发放由省农业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共121笔,贷款余额0.74亿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15期

  • 第2018-11-14期

  • 第2018-11-13期

  • 第2018-11-12期

  • 第2018-11-11期

  • 第2018-11-10期

  • 第2018-11-09期

  • 第2018-11-08期

  • 第2018-11-07期

  • 第2018-11-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