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市县新闻

勤劳“浇”开致富花

——阳高县贫困户自主脱贫小记

  告别贫困,脱贫致富,关键靠自己,在阳高县,广大贫困户就是这样认识的。他们在各级各部门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激发内生动力,信心满满,用勤劳“浇”开了致富花,谱写出了一个个自主脱贫的动人故事。

顾全龙:当了农机手 拔了穷根子


  “多亏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让我能够成为一名农机手,脱了贫。”顾全龙说。
  现年47岁的顾全龙是罗文皂镇太平堡村人,家里三口人,在当农机手之前,顾全龙一家就靠种植的七八亩地为生,供孩子上学都困难,日子过得很是艰苦。
  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了解到顾全龙的家庭情况后,主动和他进行了沟通,邀请他参与到该村全得利种养殖合作社中去当农机手,顾全龙高兴极了,增强了脱贫的信心。
  他参加了市、县农机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参加农民夜校,学会了操作农机的技术,并进入到全得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当了一名农机手。
  现在,顾全龙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操作技术,整地、播种、收割技术样样精通,不仅在罗文皂镇内进行农机操作,还到内蒙古凉城县、陕西钱县和山东省进行农机手工作。
  在播种和丰收的季节中,每天都能挣到500块钱,现在的生活过得很是红火。
  “只要肯吃苦,勤快些,通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不善言辞的顾全龙对今后的日子充满信心,“我想买几台农机,自己当老板,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收入,还能让村里其他人来当农机手,带动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曾尚元:不等不靠 多业脱贫


  记者见到曾尚元时,他正在给村民们修农用车。“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哪能脱了贫。”曾尚元激动地说。
  现年52岁的王官屯镇东常安堡村村民曾尚元,一家三口人,在脱贫之前就靠种地为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收入不乐观,日子过得很贫苦。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了解到曾尚元的家庭情况后,帮他找了份护林员的工作,还帮曾尚元“想法子”,建议他买辆四轮车去当农机手。刚开始曾尚元家庭实在困难,村支部书记垫钱给他买了一辆四轮车。有了四轮车后,曾尚元就在每年的春季去当农机手,给村民们播种、耕地,一年可以挣一万多块钱。
  有了稳定的收入,曾尚元脱贫的信心是越来越足,干劲也是越来越足。今年,村里发展设施蔬菜,曾尚元除了自己分到的一个蔬菜大棚外,还租了三个大棚,光靠种大棚蔬菜就增收一万多元。他种植自己的16亩地,还租了其他人的20亩地种植玉米,收入近两万元。曾尚元还养了30多头猪,一家住进了移民搬迁的新房子,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我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我还想再多租几个大棚,学好种植技术,以后再多赚点钱。”曾尚元说。

本报记者 翁剑 通讯员 赵海霞 张建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1-18期

  • 第2018-11-17期

  • 第2018-11-16期

  • 第2018-11-15期

  • 第2018-11-14期

  • 第2018-11-13期

  • 第2018-11-12期

  • 第2018-11-11期

  • 第2018-11-10期

  • 第2018-1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