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神农尝百草”,还是药王孙思邈的十年力作《千金方》;是小时候在山谷荒地上常见的天冬,还是中药店里一个个写着药材名的红漆小格子?不可否认,几乎每一个人都吃过药汤、药丸、散剂等不同形式的中药,这些中药的组方、功能,无不反映着我们的祖先同疾病做斗争的艰辛和功绩。
而提到符合现代人健康需求的精品中药生产企业,以广誉远尤为著名。
前世今生,铺就辉煌历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医药行业四十年的发展无疑是个中缩影,作为我国目前存在历史最为悠久的中药制造企业,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以其深厚的文化沉淀及传统独特的产品,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历史及取得的辉煌成果做了最为形象的说明。
1955年4月1日,榆次专区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正式成立,从此,奠定了一个新型的中药制药厂的基础。后又划规山西省轻工厅领导,改名称为“山西省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分裂多年的两广升终于合二为一,并在翌年并入“广源兴”“延龄堂”之后,改名为“广誉远制药厂”。
1973年改称为“山西中药厂”。山西中药厂被国家列入全国21家重点中药企业,并以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位列全国十大中药企业之一。
1998年企业改制为“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
2003年8月25日,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入主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组成新的“广誉远国药”,持有95%的股份。这次姗姗来迟的产权重组,对于这个有400多年历史的我国著名中药老字号品牌,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机遇,同时更是一次艰辛百倍的挑战,从未走出娘子关的公司总部这次也从太谷县城搬到首都北京。
至此,经历了近500年风风雨雨的广誉远完成了创建、发展、分裂、兴衰、新生、合营、重组等漫长的生命历程,昂首阔步走向新的征途。
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事实上,广誉远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创新史。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中医药新的生存环境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唯有创新,才能继续保持老字号的发展活力。
自2013年以来,广誉远启动了全产业链打造精品中药的战略,将旗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精品加味龟龄集酒整合,从此踏上了复兴之路。在产业布局方面,上游加强了珍贵原材料和紧缺药材基地建设,中游中医药产业园全面投产,下游进一步加快了医院和连锁店的市场覆盖。为真正使科技为老字号插上腾飞的翅膀,公司组建团队,充实力量,引进资源,经过一年努力,就使公司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并于2017年通过“晋中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同时,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中药传统品种二次开发课题组,通过选定项目、拨付款项、引进人才等举措,先后自主研发并成功上市龟龄集保健酒、定坤丹水蜜丸、定坤丹口服液等新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企业后劲奠定了基础。在科技创新思路的推动下,公司“小儿清热化积散”取得国家标准。获得新专利16个,其中发明专利3个。“中药功效物质与新药创制”列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龟龄集二次开发项目列为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老字号已成长为科技驱动型企业。
“百家千店”工程,开启国际新境界
为配合精品战略,从2013年起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百家千店”工程,即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设1000家广誉远国药堂、100家国医馆进行精品中药的直销及品牌在各地的根植深化。并通过实体传播,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实体体验。目前,该工程已经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67个城市,开店200多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传承与保护、发展基础上,公司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通过实施广誉远国际化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全球建立“国医馆”,将中医、中药传播出去,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医、中药的好处,进而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截至目前,广誉远在大洋洲的第一家国医馆已在澳大利亚正式挂牌,海外国医馆中设有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医学堂,展示并传授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广誉远的国际化战略必将成为中国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
如今,老字号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广誉远“一个中华老字号、二个国家级保密处方、三项国家非遗保护项目、四大精品系列产品、五百年历史”的优势不断突显,企业经营能力、企业品牌、企业形象及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特别是近三年来,各项经济指标更是以倍增的速度增长。据了解,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销售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600%;上缴税金1.02亿元,同比增长142%。2017年,完成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12%;上缴税金1.19亿元,同比增长16%,各项指标年均增幅达58%以上,企业先后荣获晋中市优势企业50强、山西省优秀企业、山西省制造业百强、2016年度百年功勋企业、太谷县第一纳税大户等称号。
未来,依托各方力量,广誉远一定能够根深叶茂,不断激发自身独特活力,以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实用价值带动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逐渐成长为伟大而有社会责任的民族企业。
本报记者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