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消费扶贫促脱贫。11月23日,吕梁市充分利用全国首家消费扶贫社交电商平台“结对子”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优势,在改造生产链、打通流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发起的“结对子种幸福——消费扶贫在行动”活动,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扩大了“农特产”品牌的影响力,做实了吕梁扶贫工作。
“结对子”聚合资源实现精准消费营销
农特产受到热捧,是好事,但这其中贫困户到底受益多少?消费扶贫能否成为扶贫新动力?如何使时髦的互联网与土气的农特产擦出火花?
作为全国唯一的消费扶贫社交电商平台,今年以来,“结对子”及时对接国家消费扶贫政策,深入吕梁贫困县、镇、村,掌握贫困地区第一手资料,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精准定位消费扶贫,全力服务吕梁脱贫攻坚战。
为保证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有“品质”,平台与政府精诚合作,通过扶贫队伍推选、地方政府背书、权威机构检验,对质量层层把关。同时,做到“统一监管、统一认证、统一备案”,统一发放追溯标识赋予产品“身份证”,确保对平台产品和服务扶贫属性的可追溯性。
“结对子”平台,就是要让大量贫困地区特色优质、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走向消费者,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对消费者的社交精准营销。
“体验店”备受追捧创新消费扶贫方式
为使具体农产品直接与消费端对接,10月8号,“结对子”平台在吕梁繁华街创建了全国首家“消费扶贫体验店”,内设“农特产展销区”和“扶贫饭店”。
体验店开创了“电商+体验店+贫困户”新模式,扶贫干部或村集体组织贫困户供应农副产品,“结对子”平台提供展位展销,并进行消费升级增值经营管理,按照贫困户和平台6:4比例,将最大利润让给贫困户,让其享受消费红利。
展销区是集农品宣传、展示、储存、售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扶贫专区。目前,吕梁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几十种农特产,作为首批扶贫特产入驻。“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特产来自哪个县区市、哪个乡镇村、哪个贫困户一目了然,这些都是平时网购没有的体验。”买到心仪农特产的市民们,纷纷对这种扶贫方式点赞。
扶贫饭店里的菜单上,全部都是贫困户做的“扶贫菜”,有炖烩菜、豆腐炒恶、野菜拌小米……这些吕梁农村家常菜,根据原料种类和口味进行调配,仅开业当天,吸引了不少爱心人士的“特意”到来,卖出100多份,低价配合优质服务,“消费扶贫体验店”成为了贫困农户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和情感的桥梁。
“直通车”无缝对接助力优质产品进城
今年农民丰收节期间,“结对子”平台又催生“消费扶贫直通车”诞生在吕梁,让城市和农村实现“有机”完美对接,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
据平台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天都会前往吕梁各县市贫困地区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品质、运输等便利条件问题,并根据需求采购各类农产品。这种直采方式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让贫困户和消费者都能享受到高品质实惠,更形成一条惠民惠农的绿色供应链。
“直通车”,在贫困户眼里,载着他们的希翼,奔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对消费者而言,以后想吃味美新鲜的农产品,直接在门口就有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涓流汇聚,可成大海。构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消费扶贫氛围,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社交消费扶贫“强关系”,这是吕梁携手“结对子”平台的最终目标。因为,“结对子”精准的扶贫理念,不仅改变了传统扶贫单纯资金投入的策略,激发当地贫困户内生动力,更使消费扶贫真正成为一种幸福扶贫。
本报记者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