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怀仁市河头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抓重点、塑亮点、强支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乡上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调结构,提质量,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
河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近年来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以“河头青椒”“桑干河小杂粮”“金香脆香瓜”“灯笼红香瓜”“龙首山富硒西瓜”“龙园一号葡萄”“小南瓜”“甜玉米”“红枸杞”“百草羊肉”“散养鸡”等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改善生产条件,持续推广良种良法,开展订单农业和产品认证,推动特色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据悉,该乡今年建成万亩玉米、青椒、绿豆、谷黍无公害产业集聚区4个,5000亩瓜类特色品种种植区2个,完成灌溉6.9万亩,深松作业8000亩,整理土地2000亩,整治道路25公里,打深井42眼,标准化棚舍3000平米,全乡主要粮食作物播种达5.1万亩,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达2.9万亩,粮经比例达9:5,畜禽养殖总量达38万(头、只),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招商,促改革,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河头乡村两级紧扣怀仁“争当排头兵,打造新窗口”目标定位,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强化项目服务。
截至目前,该乡共引进项目12个,总投资达13.05亿元。特别是投资2.28亿元的龙首山闫家堡村千亩葡萄园、投资2.18亿元的山西亿诚下峪村千亩枸杞园、投资0.15亿元的新大象蒲里村公猪站项目、投资0.15亿元的永盛农副产品购销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实施,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加快土地流转,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乡共流转土地5210亩,培训村干部、种养殖大户、合作社成员300多人,推广新品种20多个,新技术15项,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9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
优环境,重整治,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河头乡围绕美丽宜居,践行“两山”理论,巩固深化“五村联创”成果,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新建了小昌城、河头、新桥、旧站、东昌城、下峪、小滩头7个村的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大滩头、小滩头、兴旺、朝阳、王皓疃5个村的前期规划。以张家堡村为重点,硬化广场1380平方米,新修道路2700平方米,铺设面包砖1.186万平方米,路牙砖400延米,浇筑路灯基座60个,安装监控摄像头56个。清理各村垃圾2100余方,草堆、粪堆420余处,拆除危旧房8间160平方米,围墙70米。
另外,与桑德公司签订合同,全面推行环卫一体化服务,村村生活垃圾做到了定点倾倒、日扫日清。坚持环境整治与绿化美化同步推进,栽植丁香、樟子松等800多株,种植蜀葵、黑心菊等花卉5000多株。
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施全域绿化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切实改善。
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出动铲车5台,挖掘机3台,装卸车11辆,人力70多人次,清理浑河小昌城段和桑干河沿线5个村河道19.36公里,清运阻水土石方、各类垃圾1300余方,安排6名巡查员全流域巡护,确保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本报记者刘成根 通讯员朱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