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旅游新闻周刊

大同市旅游接待奖励政策激活旅游市场

  近日,记者从大同市旅发委获悉,今年以来,在《大同市旅游接待奖励办法》的推动下,大同市大宗旅游接待数量直线上升,截至目前,已接待来同旅游专列、大巴、赛事、会议等大型旅游团140多个,涉及游客总数7万余人。伴随着一趟趟旅游专列的开进,四方游客的涌来,一张张美图、一段段好评刷爆了朋友圈,大同旅游收获了无数点赞。

政策红利激活市场

  《大同市旅游接待奖励办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目的在于增加大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励旅行社组织境内外游客来大同旅游的积极性,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促进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大同市旅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办法以境内外旅行社、分社为奖励对象,奖励方式多样,鼓励组织专列、大巴旅游团、自驾车、旅游直通车游大同,鼓励来同举办会议、赛事。《办法》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旅游专列和淡季旅游的奖励力度,规定在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底期间,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增加奖励20%。《办法》颁布伊始,来同专列呈爆发式增长,短短几个月已达26列。进入2018年,大宗旅游接待数量稳步增长,组团社、本地旅行社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专列、大巴团数量持续上升。

大团纷至“地接”回春

  大同是省内最早开展旅游地接服务的地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同在全省最早启动涉外旅游接待业务,“地接服务”处在区域标杆地位。但后期,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省旅游地接中心移位太原,大同被迫处在“路过捎一脚”的尴尬境地。“地接”是承载吃、住、行、游、购、娱的关键平台,地接停滞,意味着旅游市场有名无实。
  “专列、大巴满载游客而来,大同地接市场变得热闹起来。”盈科旅游大同分公司总经理李兴荣认为,大宗接待对大同的旅游产业贡献有三:一是直接刺激消费。专列虽以老年游客居多,但消费能力不弱,数万游客在大同“吃住行游购娱”,对本地餐饮、住宿及土特产销售领域的消费拉动作用明显;二是密切了本地旅行社与外地旅游企业的联系,双方互通有无,后续带动散客团的业务提升;三是间接提升大同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他说,跟随专列团、大巴团等,大同籍优秀导游也在“回流”。
  另据了解,随着大同市团队地接对导游业务需求的增加,优秀导游也逐渐转场回乡,大同导游队伍整体质量提升。

提升品质共赢发展

  为推进该《办法》实施,大同市旅发委提升工作站位、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审批办理程序,全方位、多角度为旅行社排忧解难。根据规定,旅行社接单后,向市旅发委提出大宗旅游团队申请,大同市旅发委初审后向北岳会计师事务所下达旅游奖励项目查验通知单,同时向旅游质监所下达抽查通知。会计事务所派人到火车站(专列团)、高速路出口(大巴团)及团队入住宾馆,查验核对游客人数,审验合格后向市旅发委出具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在这个流程中,旅游管理部门是关键一环,对调动旅游企业积极性至关重要,我们严密组织、限时快办,让负责接待的旅行社及时拿到奖励,进一步激发组团、接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共赢发展。”大同市旅发委有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大同市旅发委立足提升全市旅游市场整体品质,推进诚信旅游与规范管理建设,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检查,推进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立健全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客流应对处理机制,打造优势“软环境”,为来同旅游的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全面展现古都大同热情好客的美好形象。

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2-12期

  • 第2018-12-11期

  • 第2018-12-10期

  • 第2018-12-09期

  • 第2018-12-08期

  • 第2018-12-07期

  • 第2018-12-06期

  • 第2018-12-05期

  • 第2018-12-04期

  • 第2018-1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