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倾情铸造,不忘初心,孜孜不倦追求技术极致,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你与采煤机有一种无形的默契,刀起刀落间,完美地完成一次次切割”“浓郁优雅的酒香里,凝聚着你专注虔诚的匠心”……
你可能想不到这一段段柔情话语,是12月12日,首届泽州工匠颁奖盛典上,大会对金秋铸造工程师初显仁、采煤工程师韩落定、酿造师成铖等10名“泽州工匠”的颁奖词。他们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26岁,长期扎根企业一线,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劳作,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泽州工匠”的典范和标杆,他们为“古韵泽州”转型跨越发展增添了力量。
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全力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今年,泽州县委组织部、泽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泽州县总工会、泽州县中小企业局联合举办了首届“泽州工匠”活动评选。活动6月份启动,由近40家单位80余人申报,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所申报人员按冶炼铸造、加工制造、煤炭开采、其他行业四个类别进行区分。
按照评选活动相关要求,在组织动员和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资格初审、专家打分、社会评议、综合评审等多环节精心评选,授予苌延辉、李卫忠等10名同志首届“泽州工匠”荣誉称号,授予贾红光、成波等10名同志首届“泽州工匠”提名奖荣誉称号。同时,给予获得首届“泽州工匠”荣誉称号的10名同志每人10000元奖励,给予获得首届“泽州工匠”提名奖荣誉称号的10名同志每人5000元奖励。
此次获得“泽州工匠”称号的10人,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精神特质,那就是一丝不苟、心无旁骛,那就是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那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那就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而这些正是需要每个人崇尚和学习的工匠精神。
评选活动结束后,该县还将围绕“泽州工匠”的培育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充分发挥“泽州工匠”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线职工投身各种岗位创新竞赛和技能练兵活动,为更多的职工走上技能提升的通道做好服务,为“古韵泽州”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有生力量”。
颁奖典礼最后,泽州县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启动仪式掀开大幕。泽州县将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人才发展基金,做到既引进高层次人才,又要培养本土人才,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让泽州成为人才成长的一方沃土,为奋力谱写古韵泽州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华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崔振海 实习记者暴丽鹏 通讯员徐晋芳 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