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市县新闻

魏丙先:身残志坚带领姐妹们创出“一片天”

  仲冬时节,寒气袭人,广灵县扶贫手工业园区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却是暖意浓浓。走进鸿棉制衣公司的服装加工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
  几十台电动缝纫机整齐地排列着,缝纫机前的女工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锁边、走线一气呵成,在一阵阵“咔嚓”声中,一块块普普通通的布料,在她们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前卫时尚的精品服装……
  “姐妹们,大家一定要注意每一个细节,这是我们第一次制作出口美国的服装,千万不敢马虎,这可是充分展示我们实力的一次好机会。”魏丙先一边招呼着大家干活一边说。
  魏丙先就是这家制衣公司的负责人,18岁时,她便孤身一人到北京学习服装加工,她从最基础的缝纫学徒工做起,一直干到北京某知名服装公司的技术总监和部门经理。
  正当她在北京的事业顺风顺水之时,突如其来的病痛几乎夺走了她的一切,由于突患甲亢、糖尿病,导致视力严重弱视。
  一次回乡探亲的偶然经历,又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当她看到村里很多像她一样残疾的姐妹,由于没有技术,无经济来源,不但要忍受病痛折磨,还要受别人的冷眼和歧视。
  经过思想斗争,她决定回乡,带领残疾姐妹们共同创业,让她们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于是,她辞去了北京服装公司殷实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创业。
  她从一个服装加工小作坊干起,一步步发展成为年加工服装130万套、产值260万元,出口服装2.3万件、创汇20万美元的服装加工企业,并先后在全县9个乡镇建起了服装加工车间,吸纳本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19人,其中残疾人17人,带动1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2名残疾人实现脱贫。
  公司常年免费开展服装加工培训,至今已培训300余人次,其中200多人培训后留在公司工作,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
  谈起创业时的艰辛往事,魏丙先哽咽地说:“吃苦不怕,最难过的不是身体上的病痛,而是人们对残疾人的歧视和不信任。”
  令人欣慰的是,魏丙先没有被现实击垮,她铆足了劲,带领她的姐妹们闯出一番天地。用事实证明,残疾人同样可以做出一流的服装来。
  她从内部管理开始,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严格规范了企业的日常管理,实行最严恪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重新对服装加工流程作了科学的优化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公司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公司制作的服装也赢得了美国、俄罗斯等外国客商的一致好评。
  魏丙先用她的实际行动证明,残疾人同样也能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如今,她正带领着姐妹们奔向全面脱贫的康庄大道。

本报记者 翁剑 通讯员 王春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8-12-22期

  • 第2018-12-21期

  • 第2018-12-20期

  • 第2018-12-19期

  • 第2018-12-18期

  • 第2018-12-17期

  • 第2018-12-16期

  • 第2018-12-15期

  • 第2018-12-14期

  • 第2018-12-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