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A股市场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单边下跌,投资者备受煎熬,亏损严重,投资信心严重受挫。虽然时间来到了2019年,但市场的走势不会因为自然年的改变而自动跳转到牛市状态。影响A股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依旧困扰着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上周A股震荡攀升,市场人气有回暖迹象,成交量缓步上升。上证综指涨1.55%,连涨两周;创业板指涨1.32%,终结四周连跌。从近期的市场走向来看,A股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但分化严重。呈现低位震荡的态势,机构做多意愿不强。市场夯实底部的动作仍在继续,一直处于调整震荡态势的白马股也逐步显现底部特征,市场的投资气氛有所缓和。
政策上,上周末央行再度全面降准,释放资金规模超预期,隔夜资金利率再度进入“1”时代,资金面趋于宽松。行业方面,资金围猎次新股、5G概念受追捧、燃料电池板块崛起、无人驾驶概念活跃、特高压发力、光伏板块走强。连续一周的震荡整理夯实了20日均线的支撑力度,同时使得上周四的最低价构成短期低点,但投资者短期要注意60日均线的压制。如果出现超预期的社融数据,那么A股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反应。2019年,随着政策面和市场流动性进一步趋于宽松,在低估值的此时,多方蓄势早已酝酿多时,后市值得期待。
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强势反弹概率不大
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分析认为,中美贸易问题在未来仍将不断反复,短期大概率将呈现回暖的态势。上周市场也在反映这一预期,上证重新翻上2500点。技术层面来看,受到下行上轨和10日线与20日线的压力,A股趁着情绪强势反弹的概率并不大。近期小盘股表现较好,题材股受到热捧。与2018年9月份相比,题材轮动较快,持续性较差,赚钱效应实际并不强。从2018年12月开始,市场监管开始略显宽松,减少行政干预、降低监管带来的波动成为主要逻辑,短期题材股仍将受到追捧。但同时中小创板块解禁、减持和业绩变脸的情况在未来或变得更加频繁,投资者应当尽量规避有类似情况的个股。
从流动性来看,月初降准后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上周出现了隔夜市场利率1.4的现象。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结合中美贸易关系有所缓和,国债、黄金等避险资产开始承受压力。麻文宇认为,短期避险类资产有回调的可能性。人民币汇率在上周内大幅升值超1000个基点,上证50、进口类企业表现强势。但是也可以看到,周五离岸人民币开始出现回调的状态,6.7成为短期目标关口,人民币汇率借势继续上升的概率有所减小,建议调低汇率敏感型股票配置的比重。
麻文宇认为,财政政策的延时性特征导致A股短期业绩并不会有大幅改善的现象出现,经济探底、盈利下杀、风险大于机会仍将可能是上半年市场的主要特征。因此,短期避险类资产潜在的回调只是暂时的,资产配置以防御为主,优先选择短债、黄金、日元等避险资产,谨慎优选部分高等级信用债,低配供给端承压的利率债,标配估值性价比凸显的A股资产。行业配置上优先选择弱周期、逆周期板块(公用事业、农林牧渔、5G、医疗服务等),以及受益于政策对冲的板块(大基建、地产龙头等),建议短期重点对房地产行业进行配置。
结构性机会逐步提升投资环境将大为改善
“2018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813.27点,跌幅为24.59%;深成指及中小创市场不断创出新低,题材概念股的短暂轮动致使短线资金也逐步观望。”东海证券山西分公司投资顾问药利民告诉记者,2018年10月中下旬政策底2449点的出现,为市场注入了些许活力,但未见显著成效。随着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2019年经济计划及货币政策的明确,令投资者对2019年有所期待。
盘面上可以看到,2449点出现后沪指一直运行于下降缺口之下,震荡整理再次成为主要趋势,多空双方进入对峙状态;随着上证50个股的大幅回落,加上美股大跌的影响,2449点被以跳空下跌的形式击穿,让投资者有种深不见底的感觉。原本谨慎的资金更加收敛,这就出现了量能萎缩、窄幅震荡之势。只要趋势未改,震荡走势将不会改变,随后出现的阳线反弹只是连续下跌后反弹动能的释放。因为2449点的击穿,使得上证指数再次回到下降趋势,创新低后的反弹高点也在逐步降低,这就使得指数会长时间受到短线技术压力位的压制,加之趋势的转变需要时间,需要权重板块之间的配合和持续,更需要各个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趋于统一。现在来看还远未达到这个层次,所以震荡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后期操作中不要追涨杀跌。
2019年的首个交易日以中阴线报收,这与年末资金紧张与国内流动性偏紧有关,管理层也对应出台了相关对策,比如全面降准等,这也暗示投资者要以中长期的眼光看待市场。随着各地相关政策的推出,结构性的操作机会大大提升,所以2019年会优于去年,投资环境会大为改善。最近一周的走势已经逐步显现,受益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的板块个股已经开始受到短线资金的追捧,并有大的涨幅,主题性机会已经出现。最近涨幅居前者超跌个股居多,这也反映出市场青睐于股价偏低业绩优良的品种,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超跌成长这一主线。受益于货币政策的金融成长股与受益于财政政策的家电、新能源等超跌个股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商誉风险逐渐显现仍要谨慎控制仓位
“上周市场出现久违的反弹,三大指数小幅反弹激活了市场人气,活跃资金积极做多科技基建板块,5G、特高压、新能源等板块接力上涨,赚钱效应有所提升。”对于近期这样的行情,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认为,大家不要盲目乐观,尤其一月份是年报预告披露期,市场担忧业绩不及预期会再度影响市场的人气。此外,前几年上市公司的疯狂并购,产生了1.45万亿元的商誉,随着经济环境变差,前期作出高额业绩承诺的被并购公司,无法达到预期的概率大幅提升,一旦业绩无法达到预期,出现商誉减值的风险剧增。截至上周五,已经有61家公司公布了商誉减值,近30家公司公布商誉减值后出现亏损,商誉“地雷”风险逐渐显现。
黄聪海认为,中期来看,全面降准对A股市场利好仍然有限。由于市场当前对经济下行的高度担忧,对企业整体盈利前景的看淡,导致市场悲观预期不断蔓延,货币政策对A股的边际影响力大幅降低。相反,财政政策对行业的促进和推动对市场的刺激反而更大。近期“基建补短板”类项目的批复超出市场预期,最近一个月,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多个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高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投资总规模近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新基建”行情的催化剂。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期IPO有加速迹象,每周3家IPO似乎又成为常态,在“活水”不足、“抽血”不止的情况下,这样的A股市场还能继续支撑多少家公司来融资?万兴科技清仓式减持揭露了A股次新的生态,IPO的畸形定价让新上市公司大幅溢价,开年以来不到两个星期几十家上市公司宣布减持计划,天量减禁盘会成为悬在A股市场的“利剑”——让A股市场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技术上,上证指数处于压力位置,上行阻力较大。市场几度冲高回落,上行动力不足。操作上,黄聪海建议投资者务必要谨慎控制仓位,轻仓博弈即可。重点关注科技基建题材,如特高压、5G、新能源板块的波段机会。
不要参与上游行业关注确定性的利好
“虽然我们在新年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期许,但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市场要逐渐消化各种潜在的利空,对预期有了质的改变后,才可能走强。”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告诉记者。
央行全面降准1%,时间和幅度略超市场预期。从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可以看到,其实在降准之前,银行间的资金成本也已经比较低了。目前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会明确宽信用信号的出现,也即大多数机构资金都在等社融数据的见底回升。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越来越多地被各种统计数据所证实。尤其是代表上游行业的PPI数据,同比环比都在下跌。映射在A股里面,上游行业最好不要参与。具体来说,就是煤炭、有色、石油等这类资源类个股。
A股市场虽然指数依旧处于持续的寻底过程,但由于很多小盘股短期跌幅较大,加上监管对于游资炒作的限制有所放松,资金已经做了好几个月超跌低价垃圾股行情。这种短期暴涨的垃圾股稍微带动了一些市场人气,之后游资又开发了许久没有被爆炒过的次新股板块,新疆交建连续涨停,如同东方通信给垃圾股炒作做出的示范,激活了整个次新股板块。反正存量资金就那么点儿,超跌垃圾股炒不动了,就轮到次新股了。只是次新股的炒作风险也极高,成交量一旦出现萎缩,就是可能转衰的信号。
沪港通和深港通方面的北上资金近期持续流入A股,更多外资通过这个渠道流入中国。但如果没有市场的合力,这些看似绝对数额较大的资金,对整个指数的影响也不会很多。
确定性是机构资金(公募保险等)一直努力寻找的市场因素。其实从2017年到现在走强的板块,都是有相应的数据作为支撑。在没有看到明确的数据转强前,估计大资金依旧会处于保守防御状态,大盘也不太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因此,赵经理建议投资者关注社融数据的变化,关注经济数据或者行业数据有没有超预期的利好,进而寻找确定性。
本报记者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