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在我省呈冬季高发的特点。今年我省流感的流行强度总体上较去年有所减弱。目前监测数据显示,我省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仍呈上升趋势,流行的亚型以甲型H1N1占比较高,占82%,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占17%。
1月21日下午,省卫健委召开流感防治通气会,邀请省疾控中心、省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专家就相关问题作了介绍。
关键词:临床表现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周。
流感可能有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
关键词:传播
流感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至症状完全消失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流感主要通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关键词:高危人群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是患流感的高危人群。
流感相关住院和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后不仅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还可导致早产、死胎等。流感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医务人员感染流感的风险也比较高。
关键词:预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关键词:接种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由于不同人群感染流感后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结局不同,某些人群应当更加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借鉴WHO立场文件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推荐6-23月龄的婴幼儿、2-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及特定慢性病患者,包括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这些人群为优先接种人群。
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保护,应当在当年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在10月底前未接种,那么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
本报记者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