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五台斋选’让我们的产品走了出去!过去我们的小杂粮难卖,现在上了电商平台,根本不愁卖!这不,前几天我们刚与台城镇政府签订了20万斤网上销售小米的合同,仅此一项就为村里120余户农民解决了卖粮难的问题。”
回乡创业的五台县台城镇东岗村大学生李双龙,是五台县电商产业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他毕业后看中了五台县电商产业的发展势头,毅然放弃了在省城大公司上班的机会,回乡创办了五台县海创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在五台县的本地电商品牌平台——“五台斋选”上开起了网店,销售特色农产品。一开始,小李的生意还不够火爆,但随着“五台斋选”的知名度日渐提升,小李的网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还开起线下实体店。
无独有偶,五台县五台山台珍特产有限公司也瞄准了电商平台的优势,将当地享有盛名的台蘑、金银花、花椒等30余种名优土特产和贫困山区人民渴望致富的心愿,一起“搬”到了“五台斋选”平台上。该公司还与全县11个乡镇的180个村540余家采摘户和种植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贫困户就达154户,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该公司年销售土特产达3.7万余公斤,小杂粮2万余公斤,销售额达到460万元,户均收入8000余元。
五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少年来,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2015年,当地的“创业先锋”瞄上了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没想到当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的总额就超过了千万元。尝到甜头,当地的农民、尤其是贫困户们纷纷开起了网店。目前,像小李这样线上线下运行的村级电商,全县已有269个,日吞吐货物2万余件,电商平台无疑为当地架起了一座“致富桥”。
近年来,五台县电商产业布局不断延伸。2017年,五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并跻身“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2018年,五台县公共品牌“五台斋选”正式发布与推广。截至2018年底,该县农村电商服务企业已遍布全县16个乡镇、1个景区、260个行政村,拥有农产品实体加工企业16家,培训后上岗的电子商务人员7024人,其中贫困户2022人,开设网店38个,微店231个,“四通一达”的物流快递企业22个。
位于五台县耿镇村大山深处的山西百草绿源中药材种植基地,2017年起开始以“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运作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基地现有中药材6500余亩,辐射全县13个乡镇77个村869家贫困户,带动户均年收入达18700元。通过微信、淘宝、“五台斋选”等各类网店结合线下实体店推广销售,百草绿源的年销售收入突破了1000万元。和百草绿源的模式类似,耿镇北月池村百味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5人,其中贫困户16人,种植中药材260亩,育苗30亩。2018年,百味合作社的成员们,依靠电商平台获得收入11万元。
电商平台的产品种类丰富。东冶镇爱青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本地小米注册“佛地黄”品牌,推上“五台斋选”平台,很快产品就走俏北上广,2018年创造产值1533万元,带动34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
阳白村的五台山酿酒厂,60%的产品都依托“五台斋选”实现了网络销售,利润用于发展循环经济,酒糟喂牛,牛粪发酵繁殖黄粉虫,黄粉虫用来喂养山柴鸡,鸡粪用于蔬菜种植……一系列产业带动了阳白村村民致富,户均年收入高达4万元!
发展电商不仅是要销售商品,更要带动经济增长、实现产业转型。
如今,五台县的电商产业正在向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上迈进。新成立的“五台斋选”公共服务中心不仅是电商平台,更承担着企业孵化、品牌设计、运营推广、电商培训等任务。在电商产业园内,电子显示屏上不仅有电商月交易额的增长情况,还能看到全县18个大类产品的分布情况。从未大肆宣传、看上去很“佛系”的“五台斋选”品牌,就在悄无声息中与众多网站一起构成了五台县域产业发展的“金名片”。
在五台县又一特色产业公司——山西五台山沙棘制品有限公司里,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计划将公司生产的沙棘果油、沙棘籽油、沙棘黄酮、葡萄籽提取物等产品全部推上电商平台,让4000余户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发“山珍财”。
对内依靠本地“五台斋选”特有电商品牌,在外依托京东、淘宝等18家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目光聚焦天津“津洽会”、山东“产销对接会”等外展,产品落地忻州首届农民丰收节,五台县28万农民正借电商平台走出大山,拥抱着他们的“致富梦”。
本报记者 畅雪 通讯员 张建峰 金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