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同1月21日讯(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王鹏 马明清)近年来,灵丘县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构建领导体制、顶层设计、党建与脱贫“互融互进”、工作推进四大闭环模式,动员一切力量,汇聚各方资源,精准排兵布阵,形成全员出征、齐头并进攻坚决胜的良好局面。
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构建职责明确的领导体制闭环。该县在大同市最早成立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作为“司令部”,县委书记亲自担任总指挥,下设综合协调等11个专项办公室,县四套班子领导分任主任或副主任,集中办公、协同作战,推动各项攻坚任务落到实处。全县12个乡镇作为12个战区,在254个行政村成立攻坚突击队,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层层落实有责任。
强化规划引领,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闭环。委托中国农大编制了《灵丘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围绕该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有机农业发展的意见》等52个政策性文件,用于统揽全局。各责任部门,紧扣脱贫规划、围绕评价指标,分年度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行动计划》,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解决好脱贫摘帽“后三年”和“三年后”的关系。
强化基层基础,着力构建党建与脱贫攻坚“互融互进”的“双向”闭环。把握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内在联系,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推动7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升级。实施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全县25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工程,培训村“两委”主干、第一书记、骨干党员8115人次,将894名经济能人和致富带头人选进村“两委”班子。
强化工作落实,着力构建有序衔接的工作推进闭环。坚持常态化高位推进,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 2次推进会,指挥中心每周召开 1次乡镇协调会,针对不同阶段工作进行分析研判,统筹调度,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有力。坚持动态化对标推进,建立了脱贫攻坚“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月一问责”,跟踪问效,强力推进;按照“加大推进问题村、持续夯实整改村、巩固提升放心村”的思路,实行“红黄绿”动态管理;健全脱贫攻坚问责机制,召回不作为、慢作为驻村干部2名,查结扶贫领域案件15件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