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几位国家重要部门的掌门人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的专访。他们负责的领域,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到货币政策;从国家的钱袋子、对外贸易,再到关系每个人的就业,可以说覆盖了中国经济工作的大部头。
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为2019年的中国经济明确了多项任务。这些任务怎么推动?它们为中国经济标定什么样的方向?听听部长们打算怎么干,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重点任务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部署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历过去一年的风风雨雨,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已经是毫无疑问的共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的任务清单里,2019年有这么几件事必须要做:
建立健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
苗部长在访谈中,还透露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5G真的来了!他说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下一步,还将推动5G与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
重点任务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2018年国内中等收入群体首次突破4亿人。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成为2019年中国经济工作的第二项重任。
围绕百姓衣食住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带来这么几项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
2019年,国家将制定出台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
完善住房、租赁,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的配套政策;
挖掘农村网购和乡村旅游消费的潜力;
破除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准入体制机制障碍。
最关键的一点:国家将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也就是说,要让咱们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有能力去消费。
商务部部长钟山2019年的促消费实招有这么几条:
全面启动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便利店布局、改造菜市场等,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90%以上国家级贫困县,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让城乡市场旺起来;
新建一批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推进“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和对外劳务扶贫,力争带动15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促进服务消费。
重点任务三: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
对于民营经济来说,2018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人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但凡艰难时,总有杂音和谣言的出现。解决它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稳定的政策,明确的声音。
中央经济工作会几次提到“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而在我们的访谈中,部长们提到最多的,也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月2日,央行决定扩大定向降准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从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这一变化,将使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优惠政策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释放大约4500亿元的流动性。
未来,央行还将继续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从债券、信贷、股权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掌管国家“钱袋子”的财政部长刘昆,2019年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减税好消息。
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宣布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财长算了一笔账,一下子算出了“大礼包”的含金量:“这次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涉及1798万家企业,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里面98%是民营企业,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主体都能够通过这个政策受惠。”
2019年,更多的减税降费举措在路上。
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对部分地方税种可以实行减半征收、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
重点任务四: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前几天,一段“钢铁侠”马斯克与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隔空对话的视频刷了屏。虽是人为巧合,但巧合背后仍有必然逻辑:不断开放壮大的中国市场,对外资很有吸引力;中国也致力于将这个市场不断开放壮大。
为了这个共同的愿望,2019年,中国行动很快。
商务部长钟山,2019年致力于“稳外贸”、“稳外资”。
“稳外贸”有三件事:
稳市场,拓展30个重点海外市场,支持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推进跨境电商发展,让企业有更大发展空间。
稳信心,落实好稳外贸8项举措,在税收、金融、便利化等方面为企业减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提质量,增加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办好第二届进博会。
“稳外资”也有三件事:
继续缩减“负面清单”,放宽外资股比、业务范围、资质要求等准入门槛,允许更多领域独资经营;
打造开放新高地,赋予12个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推动新外资法尽早出台。
当然了,“稳”是基础,关键是要练好内功,强筋健骨。
重点任务五: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什么时候,民生都是最重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也说了,“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我国目前约有9.1亿劳动年龄人口。2019年,我国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34万人。
面对庞大的就业人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给出四大实招:
2019年1月1日起,启动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
对贫困劳动力、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且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支持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困难企业可组织开展职工在岗培训,所需经费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2019年,注定不会是风平浪静的一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之下,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也许会格外艰难。但是,部长们的回答,给关心中国经济的人,给所有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人群,吃了“定心丸”。
2019年,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办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