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018年3月,《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发布。从2018年起到2022年,我省将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力争每年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劳动者达到100万人,让更多劳动者走出一条靠技能就业、靠技能增收、靠技能成才之路。2018年从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中安排10亿元,支持100万人参加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企业在岗职工、岗前培训对象等四类。其中,60万名城乡劳动者所需经费约7亿元,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出;40万名企业在岗职工所需经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出约3亿元。
推荐理由:
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成才路在脚下铺就。我省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化解过剩产能以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求,加强企业在岗职工、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从2018年起到2022年,每年向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投入财政资金10亿元。如此“给力”的政策,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学习热情。大规模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把“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等培训就业品牌的经验,放大到了全省。全省各地市围绕建设“示范区”、打造“排头兵”、构建“新高地”三大目标,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开展特色培训项目,特别是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技艺,初步构建“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以及“乡情带乡亲、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转移就业新格局,“家藏千金不如薄技在身”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