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 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何确保最后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苏根说,精准扶贫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谋划很重要。要立足实际,想办法找出路,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扶持。应立足土地想办法,立足资源找出路,立足实际确定发展思路。十八大以来村级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当前更需要基层干部敬业奉献,增强责任感,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省人大代表刘华建议,建立脱贫攻坚双向考评机制,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相互评价,尤其是要以适当方式对贫困户的情况和表现进行考核评价,促进贫困人口“思想脱贫”,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贫困户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省人大代表郝权建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
省人大代表郝月生建议,要多措并举决战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考虑,继续在生态扶贫、光伏扶贫、“吕梁山护工”培训三大品牌上做文章。
郭凤莲(列席)代表建议,在脱贫攻坚和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对农村现状作系统全面摸底,县级要加大规划和统筹力度,因村施策,一村一规划。对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条件较差的村落及贫困户要加大易地搬迁力度,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引导、帮助他们搬迁到城市或中心城镇,既提升生活水平,避免重复投资,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注重搬迁房屋质量,争取“美丽乡村”建设一步到位。
多措并举促进转型发展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年,我省将以改革“一子落”带动转型“满盘活”。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刘玉东建议,要对标先进地区,把山西发展放到全国大盘子中去考量,进一步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对新业态、新势态进行专题深入研究,从省级顶层设计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为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省人大代表张建欣建议,加快转型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省人大代表郭海刚建议,尽快在转型发展方面取得成效。如培育形成一批战略新兴产业、标杆式项目或龙头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要坚持以改革促转型,深化市场化改革,不断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发展的能力;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太原为中心,大同、长治、临汾、运城为副中心的战略布局;及时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要把转型发展成果体现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民生方面。
多要素齐头并进 共建文旅强省
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这是今年我省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省人大代表朱专法建议,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要脚踏实地,抓好落实。加大对山西形象的宣传力度,对山西产品进行精准营销,有效推广。
省人大代表盛佃清建议,向旅游项目发力,比如要努力把恒山景区打造成全国5A级。
省人大代表安焕晓建议,在文旅产业中要注重突出红色旅游,在文旅强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强势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红色历史宣传、红色遗址开发、红色精神挖掘,将红色景区景点旅游线路纳入整体规划建设。
省人大代表李慧建议,加大旅游资源要素整合,进一步推动各地市的景点串联规划,加大对传统商业街区的连片改造,以核心驱动带动连片发展,促产业融合发展。
省人大代表李政文建议,要将沿黄旅游生态区建设项目上升为省级战略。
省人大代表郭绣说,要高水平打造龙头景区,做优做强现有5A景区,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丰富平遥国际摄影展、电影展等展会,打造国家级、国际文化活动品牌,把山西优势、山西品牌、山西精神真正推介宣传出去。(本栏稿件由本报记者贠娟绸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