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不是韩书记嘛,大过年也不休息?快来坐……”
“过年好,韩书记,衣服真漂亮!这是又忙啥去?”
“小石和小刘大过年的也没出去玩?还在忙啊!”
……
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七,正值年味正浓之时,大同市平城区惠民南院社区党支部又一次进入了工作状态,书记韩海燕带着石磊和刘艳芳二人一大早就去走访入户,以不恋年、不贪年、不歇年的精神,吹响了“收心聚力”的集结号。
“昨天下午她们就都陆续回来了,我见又是打扫办公室,又是整理资料,大过年的,真是辛苦她们了!”住在党支部楼上的吴阿姨告诉记者,“不过也多亏了她们,让我们的社区变得这么和谐美好。”
惠民南院社区是老城拆迁安置区,人户分离多、下岗失业多、老年群体多,造成了管理服务的困难。过去垃圾无人管、遍地小广告,邻里不和,上访不断。韩海燕上任后创立“社区如家”的工作理念和“1339”党建工作法,以党建促社建,以文化促和谐,赢得居民信任和好评。
“社区琐事多,去年的成绩虽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仍不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孵化大党委党支部、继续推进民俗文化进社区,加强与其他社区党支部的‘联姻’,将走访入户长期坚持下去,让社区居民共享党建成果。”在节后上班第一天的新年开局大会上,韩海燕讲道,“我们巧妇不怕‘无米’之炊,要以吃螃蟹的勇气去‘找米’,以满满的工作任务去给自己收收心、提提神、鼓鼓劲,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淡化过节思想,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新一年的工作中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今年63岁的杜瑞花老人是社区里的低保户,年前刚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是韩海燕心中过年最牵挂的人。“这几天我已经联系好了医院,您这几天看什么时候再过去一趟,各种报销什么我都给您跑下来了,您看病肯定一点儿都不贵。”临出门,韩海燕仍然不忘嘱咐道。
“社区事情虽然多又忙,但是我们一点儿也不后悔。”今年,刚刚写完入党申请书的石磊和刘艳芳,再次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第一天的工作当中,与韩书记一起谋划节后具体工作和今后的发展,准备红红火火打响新春“第一炮”。
本报记者杨晓明 实习记者仝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