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居住在省城,生活比较方便,但是回运城过年发现,其实,小县城生活品质也挺高的,不比省城差。
我在太原居住的小区位于繁华地段,住了整整三年没有天然气。2014年收房的时候交了5000元的燃气费。天天盼也盼不来管道燃气,只能用电磁炉。用坏了一个又买一个。直到2018年12月下旬,终于盼来了要通气的消息。12月27日,天然气总算通了。
2019年过年去运城,下了高铁,回平陆的路上路过安邑,看见村民的瓦房大院排排行行,村巷里黄色的管子走家串户,这是什么管子?一问,才知道这是天然气管子。不仅做饭用天然气,取暖也是天然气呢!
平陆也是如此。城里的居住区黄色管道随处可见,城边的农村也是燃气管道井然有序。大嫂告诉我,现在家里做饭取暖都是用的天然气。厨房安了一个壁挂炉,管道从地下走,铺了地暖。虽然不像单元楼有左邻右舍暖和,自家有个小院子,也是方便暖和多了,想要多暖就多暖。因为铺了地暖,大哥还专门在家里弄了一个室内卫生间,冬季不用出门到院子里上厕所。
想起以前回平陆过年,做饭用炉子和蜂窝煤炉子。一火柱捅下去煤灰扬起,脸上头发上都是灰。取暖是土暖气。有一年过年土暖气坏了,就提了一个蜂窝煤炉子放在屋里。晚上家人在隔壁打麻将,我不会打牌就趴卧室被窝里看小说,一会儿觉得头疼,以为感冒不知不觉睡着了。迷迷糊糊中给冻醒,睁眼一看窗户大开黑咕隆咚,再一仰头,女儿脸上挂着眼泪盯着我——原来煤气中毒了!从那以后,一说过年回平陆就有点儿害怕。
大嫂说,用土锅炉一个冬天要烧3吨煤,半夜还要起来招呼炉子,每天至少要倒炉灰两次。现在环保清洁,最好的是不用倒炉灰了。
看看平陆,自己盖的房子取暖做饭都用上了天然气。我的省城邻居们,住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里还在等待着送气,真是省城居大不易。
本报首席记者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