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投资理财

猪年A股喜迎开门红

  •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1日),A股两市双双高开,日内单边拉升,中小创一扫颓势涨势强劲。2月11日,大盘在节后第一天继续走出强劲的反弹行情,两市共成交319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量582亿元。板块与个股呈现普涨局面,两市下跌的个股不足百只,市场处于全面活跃状态。周二沪指震荡走高,创业板指再次领涨,市场交投意愿正在逐步回暖,猪年A股迎来开门红。
      春节假期前后利好频出,外资持续大幅涌入,长假期间外盘走势平稳,盘面利好的积聚使得A股在一片暖意中迎来开局。中小创板块走势强劲,5G、国产软件、汽车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这与年前业绩预报密集爆雷有关,风险排除之后出现了报复性反弹。两市有望展开一波中级反弹行情,未来一段时间震荡向上或是行情的主旋律。但是,鉴于目前指数涨幅较大,偏离5日均线较远,预计开始进入震荡调整。所以仍需控制好仓位,切勿盲目追高。
      规避风险精选绩优龙头
      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告诉记者,影响节后A股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有如下几个:A股步入底部区域,凸显出一定的性价比优势;业绩爆雷密集期结束,短期恐慌将缓和,但长期信心与信任仍难重建;大市值、行业龙头公司的业绩增速相对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出于避险心理,市场风格有望进一步向价值蓝筹板块靠拢;国内外经济同步放缓,仍有加速下滑风险;全球经济全面走弱构成2019年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宏观背景和风险来源之一;宏观流动性有望进一步宽松。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411只个股跌破每股净资产。经历漫长的熊市,A股逐步进入底部区域,在大类资产对比中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尤其是行业龙头、核心资产标的的估值对标海外同类公司也已经呈现较大的吸引力,成为价值投资、中长线投资者的配置首选,近来沪深港通北上资金显著放量也是一个佐证。
      但同时,由于宏观环境存在较大风险和挑战,所谓的“底部区域”也将持续较长时间,“磨底”仍是未来一年A股市场的常态,建议投资者不宜对全面反弹报以太高或太早的期待。规避宏观风险,精选底部绩优与行业龙头是核心应对策略。
      截至1月31日,年报预告已披露完毕,Wind统计显示,有305家公司2018年亏损金额预计将超过1亿元,其中有94家公司2018年亏损金额甚至超过10亿元,“商誉减值”成为巨亏的主因。1月份业绩密集“爆雷”现已告一段落,“雷股”阵容不再增加,但“雷股”的风险释放(股价下跌)尚未结束。短期业绩层面的事件冲击减缓,但大量缺乏核心资产和核心竞争实力的公司在财务“大清洗”之后能否就此轻装上阵,重新整合资源、恢复盈利能力,并重新赢得资金青睐是未来面临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关系和长期看好的信心需要看到实质性的改善,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重建,而这也是决定中长期股市行情的关键所在。
      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和企业融资困难对宏观流动性提出更大需求,而随着2019年美国加息周期的逐渐结束,我国国内的货币政策也有望得到更大的调整空间。短期建议,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利率敏感端的配置,如地产、非银和部分调整到位的成长龙头。拉长时间维度看,经济探底、政策维稳、盈利下杀、风险大于机会仍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环境的主要特征。因此,麻文宇仍然维持上半场重避险强防守的思路,建议增配黄金、日元、短债等避险资产,标配A股资产,行业选择上侧重两个方向,一是弱周期的,如公用事业、农林牧渔、非耐用的生活消费品等;二是博弈政策对冲的,如地产龙头、大基建(城轨高铁、市政、农村基础设施等)、新型基建(5G、大数据、云计算等)、流动性敏感行业(地产、非银、优质成长)等。
      顺势而为坚定持仓待涨
      “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承接节前的上涨惯性,A股三大股指呈现单边上涨的行情。”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认为,春节假期前后利好频出,外资持续大幅涌入,长假期间外盘走势平稳,盘面利好的积聚使得A股在一片暖意中迎来开局。题材股全线爆发,猪肉板块掀涨停潮,5G概念再现强势,白酒、国产软件、苹果产业链板块均涨幅靠前。沪指突破2650点强阻力,题材板块表现优于权重,反弹的级别有所提高,但熊市状态并没有彻底改变。
      外资已经成为市场资金的重要增量,2019年至春节前北上资金已经净流入662亿元,加上MSCI及富时罗素指数所带来的被动配置需求,外资一直在不动声色地买入,与此相呼应的是人民币近期对美元升值,中国优质资产的低估值已经吸引了境外资金的注意。2018年影响市场的各种负面因素边际效应下降,目前业绩爆雷已经过去,资金充裕的状态下是发动春季行情的良好时机。从最近盘面来看,市场上攻非常稳健,没有出现加速上行和高位密集换手的情况,反弹行情仍可持续。从技术面上分析,月线图的KDJ指标与日线图上的均线系统都出现金叉,这种信号下不能离场,顺势而为,坚定持仓待涨。
      技术上,由日线级别来看,上证指数重心大幅上移,5日均线走势已经拐头向上,并突破了半年线压制。由60分钟级别来看,市场开启稳步上行模式,后市向好迹象已经展露。由技术指标来看,KDJ三线发散向上,金叉效应显现;结合MACD来看,指数仍处于强势红柱区域,后市若能持续放量,则红包行情有望延续。从周线级别来看,沪指仍在周线的上升通道内,但30周线的压力明显,短期震荡的趋势或难以改变。
      黄聪海认为,在市场磨底之际,投资者应重视1月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而已经开完2019年地方“两会”的30个省市中,有22个省市下调GDP增长目标,30个省市平均调低了0.4个百分点,最大下调幅度为1.5个百分点,并有10余省将目标增速调至6%左右。这些都显示宏观经济的弱周期特征可能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2019年经济弱周期性与政策调控的博弈将会贯穿全年,这都将考验着投资者的信心。
      大胆假设要有战略定力
      省城资深股市投资者弓建伟认为,凡事皆有方法,大底预测属于战略层面的方法论,应如大师胡适所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认为,从季线(季K线、均线)角度研判大势,为超长期的技术分析系统,预判的准确率极高。上证历史上,往往以季线五连阴、跌穿55季均线为标志,进入了历史大底的磨底阶段,操作心理上感受为“熬”底。55季均线历史上共三次失守,此前两次分别构筑出了998、1849点的历史大底。本次能否如愿,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大盘已经进入了“严冬”,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股指都到了战略支撑位附近,应继续保持高度关注。76季均线,也可理解为近十年的原始上升趋势线,为本季度重要的支撑线。在2013年6月底,上证跌穿此前的“解放底”1949点之际,市场一片哗然,76季均线初露锋芒,“保卫”出了历史大底1849点。时隔六年,本轮熊市中它再立新功,三个月内两次救驾,2449点、2440点均在76季均线一线获得支撑。目前,本季度76季线已上行至2434点一线,有效跌破的概率很小。
      此外,弓建伟认为,RSI指标是反映市场强弱的指标,季线级别低于30极为罕见,上证季RSI指标低于30之下,在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之前的三次均有超过10%以上的反弹,其中两次为998、1849点的历史大底。本轮熊市中,2018年第四季度季线RSI指数刷新了998点时的24.66的纪录,再创历史新低21.52,放眼中外大盘股指也很罕见,说明市场极度低迷,中长线超卖极为严重,中期大幅反弹呼之欲出。
      弓建伟建议,在操作上要有战略定力。即使大盘进入了黄金坑,即熊市的末期,牛市的初期,但并不代表大盘马上会腾空而起,至少在两个季度内,会在相对低位宽幅震荡。故而,仓位重者,在此位置,就地卧倒,不减仓、不割肉、不加杠杆,静候大幅反弹至55季均线,用倒金字塔卖出法减仓;仓位轻者,大盘暴跌至76季均线时,用金字塔买入法果断加仓。

    本报记者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2-12期

    • 第2019-02-04期

    • 第2019-02-03期

    • 第2019-02-02期

    • 第2019-02-01期

    • 第2019-01-31期

    • 第2019-01-30期

    • 第2019-01-29期

    • 第2019-01-28期

    • 第2019-01-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